來源:APPSO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屏幕填滿的世界,屏幕出現我們的手腕上、掌心里,每天眼睛看到的、手指觸碰到最多的東西就是一塊塊平面的屏幕,纖薄的屏幕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平面屏幕從出現到占據我們的生活,其實才過了不到二十年時間,而在此之前,提起屏幕人們聯想到的應該是笨重、龐大和昂貴的 CRT 顯示器。
隨著成本更低的液晶面板技術成熟,笨重的 CRT 技術就像膠片相機、CD 唱片一樣迅速被時代所拋棄,成為了數字化時代又一個還沒來得及告別就咽氣的「歷史技術」,被人們埋葬在了倉庫、二手家電店和回收站里。
在 2000 年,CRT 顯示器的出貨量達到巔峰,高達 9000 萬臺;CRT 電視的銷量也在 2005 年達到頂峰,達到 1.3 億臺,而現在,你卻只能在路過一些廢品站時,才能看到這些「大屁股」顯示器的身影。
▲
圖片來自:Rachid Lotf
CRT 幾乎成了過時的代名詞,不過隨著復古游戲回潮,CRT 顯示器在一些玩家口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也許會出乎你意料的是,擁有一臺 CRT 顯示器正在變成一件好玩又時髦的事情。
復古游戲引起 CRT 復潮
游戲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根據數據分析機構 Statista 的統計,全球大約有 27 億名玩家,即使將游戲分成零零總總的細分種類,各類游戲都有相當可觀的一批粉絲。
對于其中的一部分玩家來說,電子游戲已經成為了他們人生經歷中重要的一部分。
他們見證了游戲從 8Bit 到全息模擬的發展,隨著游戲的畫面變得越來越真實,機制也越來越多樣,他們卻發現在變得復雜的游戲里很難找回童年玩游戲獲得的單純快樂。
比起期待更有意思的游戲新作,他們選擇回到過去,翻出被藏在在柜子底下的紅白機、N64、PS2,重新回顧塞爾達、勇者斗惡龍、最終幻想等曾經把自己感動得死去活來的經典作品。
在 Reddit 上,這些復古游戲愛好者樂于稱呼自己為「落后于時代的玩家」,曾經「劍拔弩張」的任天堂、索尼、世嘉粉絲現在終于能心平氣和地交流著彼此關于游戲的美好回憶,除了討論哪款游戲值得回味以及怎樣一命通關索尼克,很多玩家在這里交流玩復古游戲的心得。
玩復古游戲很簡單,在電腦裝個模擬器就能玩,但想玩好又很難,因為現在你很難在清晰的屏幕上找回記憶中的畫面。
很多玩家發現用液晶屏幕玩復古老游戲時,液晶在顯示單個像素時往往太精確和銳利,讓畫面看起來就像是放大的馬賽克,是由垂直與水平兩根線交織而成的十字繡。
人們總是熱衷于清晰,希望看到一切不斷更清楚、更清晰,但是這對于復古游戲來說不是什么好事,它讓一切畫面看起來是那么的粗糙和糟糕,這與玩家們美好的記憶是沖突的——在記憶里皮卡丘看起來要可愛得多。
這是因為回憶時給畫面套上了一層美好濾鏡嗎?
也許不是,Twitter 賬號 CRT Pixel 將同一個游戲在分別液晶和 CRT 顯示器上的畫面拍攝下來做對比,在 CRT 顯示器上,原本粗糙的像素畫面變得更加光滑和清晰,不少玩家表示這才是熟悉的味道。
老游戲分辨率并不高,但搭配舊顯示器, 顯示效果要比新的液晶顯示器好得多,這似乎成了復古游戲玩家們的共識,每當有新的玩家想要入坑追憶 PS2、Wii 甚至是世嘉土星上的美好時,「首先你需要一臺 CRT 顯示器」是老玩家們給出最真誠的建議。
索尼、JVC、日立等 CRT 顯示器廠商也許不會想到,在宣判了 CRT 死亡的十幾年后,CRT 竟然無意間迎來了一次「口碑營銷」,入手一臺 CRT 顯示器,成為了玩家們回到快樂星球的那把鑰匙。
為什么 CRT 玩復古游戲更爽?
為什么用現在液晶現象技術去玩老游戲,反而效果比用 CRT 來得要更加糟糕?這要是因為液晶與 CRT 的成像原理不同,導致在輸入延遲與畫面上有著很大的差異。
如果你嘗試將老游戲機與現在的 4K、8K 超高分辨率面板電視相連,按下手柄上的按鍵后你可能會留意到畫面的反饋與你手指的動作存在著一點不明顯但是可以察覺到的延遲。
這是因為老游戲機輸出的畫面往往只有 240P 或者 480i 的分辨率,高清電視需要時間去解碼以及拉伸等畫面處理,這有可能會造成上百毫秒的延遲。
當你在玩超級馬里奧兄弟或者賽車等對及時反映非常高的游戲時,這種不能及時響應的延遲有可能會毀了你一下午的游戲體驗。
而在 CRT 顯示器上,得益于其先天的成像原理特性,這種即時響應并不是一個問題。
我們需要從 CRT 顯示器的成像原理說起,CRT 其實是陰極射線管(Cathode-Ray Tube)的縮寫,其之所以會有一個碩大的「屁股」,是因為在里面有一根真空的陰極射線管,其中包含一個或著多個電子槍。
而在前面的玻璃蓋板上,布滿了能夠發光的熒光粉,其成像的過程其實就是電子槍發射出電子,打在了熒光粉上發出光。
▲
超級慢動作拍攝 CRT 屏幕可以看到電子束掃描
當電子槍按順序以極快的速度將整塊屏幕的熒光粉打亮,利用眼睛的視覺殘留,我們就能獲得一個清晰的畫面。
▲
馬里奧的掃描過程
電子槍的掃射速度要遠比我們想象的快得多,并且無時無刻都在掃射,因此當你按下手柄上的按鈕時,屏幕就能以超快的響應速度(通常低于 0.01 毫秒)反映出你的操作,帶來幾乎無延遲的操作體驗。
再回到我們感知最明顯的畫面上,CRT 之所以能將液晶的銳利圖像「磨」掉棱角,主要原因是兩者的像素組成不同。
正如你現在正在使用的手機或電腦屏幕,當你用顯微鏡發大時你會發現,液晶面板其實是由一個個紅色、藍色、綠色的小點組成,三種顏色的小點即可組成一個像素,通過控制小點的亮度不同形成顏色從而構成圖像。
圖形與像素點之間是一個點對點的關系,圖形的分辨率越高,則邊緣越細膩。
而當你仔細看 CRT 的屏幕時,它也有紅藍綠的三色小「點」,但與液晶面板不同這其實是一顆顆交錯排列的熒光點,并不會發光。
當電子光束照射到這些熒光點時,發出對應亮度的三原色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彩色。
和液晶像素不同的是,這些熒光點并不是整顆發光,而是隨著電子能量多少,可以半顆、甚至部分發光,因此在顯示圖形的邊緣就會有種柔化的效果。事實上 CRT 顯示器并不存在絕對的分辨率,因為它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像素。
所以,原本顆粒分明的像素游戲畫面,到了 CRT 顯示器上也不會那么刺眼,而且 CRT 隔行顯示的掃描線效果,可以讓畫面帶來更平滑的邊角感和真實感,這種效果有時真的會讓人著迷。
換句話說,老游戲是基于 CRT 時代的顯示技術誕生的,因此想要原汁原味還原老游戲的真實畫面,一臺同樣歲數 CRT 顯示器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CRT 會像機械鍵盤一樣翻紅嗎?
CRT 顯示器因為更低成本的新技術誕生和流行而被市場拋棄,又因為游戲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之中,聽起來與另一個大火的游戲外設——機械鍵盤的故事幾乎一模一樣,那么問題來了,CRT 顯示器會像機械鍵盤一樣迎來復興嗎?
就像被更廉價的薄膜鍵盤擊倒的機械鍵盤一樣,CRT 被淘汰液晶淘汰并不是畫質不行,而是輸在了成本與易用性。
Digital Foundry 在曾經做過一次有趣的測試,他們將一臺 22 英寸的索尼 FW900 特麗瓏顯示器接在了一臺現代高性能 PC 上,試著運行 2019 年的 3A 大作《Control》。
結果有趣的是,開啟了 RTS 光線追蹤效果后,顯示效果并不會輸給流行的 4K 游戲顯示器,甚至在動態細節上,FW900 要更勝一籌。
有更多的網友也對這些頂級 CRT 顯示器的性能做了現代化測試,由于沒有它沒有絕對分辨率,只要畫面的比例合適,無論是 PS5 的次世代游戲還是 APEX、CSGO 等競技類流行網游,CRT 的表現都游刃有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清晰和流暢。
不過這股 CRT 熱也僅僅止步于硬核玩家圈中,雖然頂級 CRT 顯示器的表現確實要優于大部分廉價、普通的液晶面板,但是想要體驗這種復古浪潮的體驗之前,你需要解決一大堆的麻煩。
首先是接口問題,后期的 CRT 顯示器配備了 VGA、DVI-I 等輸入接口,聽起來很老舊,但起碼你還可以通過 HDMI 轉接線來連接你的電腦,還不算麻煩。
▲
不同接口最終得到的畫面也不同
當你要連接你的老游戲機時,你就需要考慮到底是用 RGB、S- 端子還是 BNC 接口,甚至還可能需要考慮轉接器來實現最好的顏色輸出,不同輸出形式直接影響了你最終得到的畫面效果,聽起來比選擇 HDMI 2.1 還是 DP 1.4 要復雜得多。
其次是損壞率的問題,CRT 至今已經停產了近二十年,大部分 CRT 顯示器的零件面臨著老化、難更換的問題,而且你還需要對這樣一臺老顯示器的色彩、畫面進行校準,很顯然 CRT 顯示器只適合具有動手能力并且懂得專業知識的硬核玩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CRT 顯示器真的很重而且很占地方。以一代神機索尼 FW900 為例,其重量達到了 42KG,占地面積約為 0.3 平方米,想要搬運或者放置它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并且這些頂級的 CRT 屏幕,價格并不見得比液晶屏幕便宜,在二手交易平臺上,一臺成色上好的 FW900 要價比一臺全新 iMac 還要高得多。
與之相比 iMac 的厚度僅為 11.5mm,除了有一塊漂亮的 24 寸高清大屏外,還有與 iPad Pro 同款的 M1 芯片和能指紋解鎖的彩色鍵盤。
因此,高成本高代價 CRT 注定很難再次走進大眾的生活里,它就像膠片相機一樣,在某些時候表現更棒,但各種不便讓它們并不適合所有人。
2015 年,隨著最后一家 CRT 生產商 Videocon 停產,CRT 就正式進入了生命倒計時,幸運的是比起被遺棄,CRT 還沒有被遺忘。不過當最后一臺 CRT 顯示器熄滅,還有人會記得復古游戲的美好畫面嗎?
人們緬懷膠片,因此制作了各種膠片的濾鏡,視圖用更低的成本模擬出膠片的味道,同樣的,人們也在為 CRT 制作模擬濾鏡,在一些模擬器上,你也可以用液晶面板模擬出 CRT 獨特的掃描線效果。
▲
圖片來自:Rachid Lotf
用更現代的方式留下過去的美好,這也許才是緬懷老技術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