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化轉型早已不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答題”。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云計算市場規模達4550億元,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
從數字化邁向智能化 天津產業持續升級
智能化轉型的浪潮已經席卷眾多企業,“上云用云”也成為了行業智能化轉型的共識邏輯。多數企業已經建立了各類信息化系統,基本實現了各系統之間的數據打通和信息協調,初步完成企業內部數字化。
在這一背景下,如何通過推動智能化的解決方案,實現產業上下游的協同和集聚,進而形成合力帶動區域產業發展、經濟騰飛,成了擺在政府、行業、企業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此,10月12日舉辦的華為云城市峰會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本次峰會由華為公司主辦,以“數智深耕·讓美好發生”為主題,300余家優秀數字行業企業齊聚中新天津生態城,深度探討數智融合發展,共享華為云助力天津數智升級的成功案例經驗。
華為云中國區副總裁、CMO張鵬
本次華為云城市峰會?天津也是華為云百城萬企中國行專項行動的重要一站,作為以制造業立市的城市,天津迫切需要加碼產業智能化升級,在本地峰會上,華為云中國區副總裁、CMO張鵬認為,從數字化到數智化,AI正加速行業智能化邁向高水平,天津市高瞻遠矚,積極擁抱智能化,在全國率先舉起了智能發展的旗幟。
華為云賦能云 助力濱海新區數轉智改
早在2018年,在濱海新區全力打造數字經濟示范區的初期,華為(濱海)軟件開發云創新中心就順勢落地中新天津生態城。
面對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存在的基礎差、門檻高“能力兩難”造成的“不會轉”,周期長、協同差“效益兩難”造成的“不敢轉”等難點、痛點、堵點,華為云賦能云通過降低技術應用門檻,為企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一站式保駕護航。面對更高階的產業智能化需求,創新中心則拉通整個產業鏈的資源要素,構建新型的合作生態體系,促進產學研各方相輔相成,推動產業鏈升級并形成優質產業集群,助力區域產業釋放發展新動能。
以產業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為導向,華為云賦能云的創新服務在濱海新區已“開花結果”。截至2022年,華為(濱海)軟件開發云創新中心總計拉動濱海新區GDP增長21.4億元,帶動就業崗位近2000個,助力近600家企業上云。
構建融通創新公共服務生態 共贏數智未來
華為(濱海)軟件開發云創新中心只是數智“力”在天津充分釋放的一個縮影。在這里,云技術正滲透到更廣袤的領域中去,推動更多行業know-how變革。
華為天津開發者創新中心揭牌
基于天津的城市產業規劃、濱海新區的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規劃以及中新生態城的歷史定位,華為云將原有的軟件開發云平臺升級為華為天津開發者創新中心,這也是在北方第一個開發者創新中心。
自2023年7月開服以來,華為天津開發者創新中心已服務生態城內企業10余家,助力如一汽豐田、美騰等智能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共舉辦數字化轉型研學班3場;培養10余位開發者獲得華為專業認證,為生態城聚集產業發展所需人才。
作為華為公司繼廈門、東莞之后建立的全國第三個開發者創新中心,華為天津開發者創新中心將依托中新生態城在智能科技、大健康、文化旅游等方面堅實的產業基礎,基于華為云在數字技術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產業賦能服務,打造“開發者生態賦能平臺” “國家級轉型試點平臺” “人才培養示范平臺” “生態運營服務平臺”四大業務板塊,為企業提供鴻蒙適配、應用開發、人才培養和生態運營“四位一體”的全方位、鏈條化服務,驅動中新生態城產業升級轉型、國產化創新、數轉智改建設,實現人才、智能產業聚集,打造濱海新區乃至天津在數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全國示范引領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