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在經濟和戰略上的重要性,已經成為企業、政府數字化轉型的首選項,算力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9月19日,主題為“云集澎湃算力·共筑 AI 新紀元”的青云科技 AI 算力發布會在京召開。此前青云科技總裁林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AI對于所有行業至關重要,金融行業、教育行業、醫療行業和制造業等各個領域都在探索應用AIGC技術,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應用最為廣泛。
趨勢:AI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
未來十年的增長極在哪里?作為國內眾多云廠商之一,青云科技面對新的市場需求,快速調整戰略將目光鎖定在人工智能領域。林源介紹, 青云從2013年開始開放公有云服務,一共經歷了三次比較大的市場機會。第一次是數字化機會,2013年當移動互聯網快速興起后,伴隨著公有云、私有云服務的盛興,在2013年到2017這段時間里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就此形成。第二次是信創國產化替代機會,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信創開始成為市場客戶的需求,包括青云在內的很多國內廠商,抓住信創這個市場機會再次成長,借助數字化和信創的大潮,青云也提供了公有云、私有云以及信創全棧云等優質產品。第三次就是眼下的AI算力,它一定會帶來一波長達10年以上,而且比過去10年要更大的市場需求和機會。
“當前環境下,所有人都需要一個新的生產工具提升自己的效能。而AI正是這個工具,并且是一個大家都會擁抱和使用的工具。”在談到青云為何堅定的認為AI會成為下一個十年的增長點呢?林源認為,人工智能能大大降低用戶使用應用的門檻。新的交互方式不再是敲鍵盤,而是語音交互,甚至動作交互,是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不是人與機器之間的交互。因此,它對于算力的需求一定會比我們之前想象的更大。此外,AI和大模型也是生產力的變革,在技術催生市場變化過程中,客戶對于算力的要求、對應用的要求,以及對于底層架構都在發生變化。變化的好處是它會帶來新的機會。
算力:青云AI算力調度平臺
相比于傳統的蓋機房、投錢買服務器的建設模式,青云認為中長期的運營才是更專業、更復雜的問題。林源告訴記者,他們選擇了另外一條更加便捷高效的路徑,那就是搭建AI算力調度平臺。
”談到AI算力調度平臺,就不得不提及青云與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的一段合作經歷“。林源介紹,三年前他們開始服務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發現該中心規劃建設非常超前是一個多元計算中心,包括HPC超算、傳統云計算(以CPU為主)、智算(兼容國外與國產 GPU),既是多元算力,同時又是一個異構的算力,既有國外芯片,也有國內芯片。于是,青云把這么多年運營服務的經驗融入到了這個產品體系里。 在這個建設方案里,幾乎所有產業鏈上的廠商都在,但是整個調度平臺由青云獨家供應。隨著客戶越來越多,其盈利模式也越來越清晰。
“從目前發展趨勢來看,AI算力調度平臺在大模型建設的密集階段,它是滿足客戶需求、成熟的運營工具和平臺”。林源認為,青云通過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的案例充分說明青云的AI算力平臺具備完整的能力。而作為一家中立廠商,在各地方、各區域建設的計算中心都能在背后做優質的產品支撐。
共享:融合多樣化生態能力
”青云 AI 算力云服務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林源告訴記者,從客戶角度看,是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有機房、有算力、有調度平臺、有模型驅動、有模型、有Model Service、有上面的應用;從供應商角度看,供應商每一層都很專業,都需要長時間積累和巨大投入。所以,青云就有了一個大膽設想,在AI領域一定會出現巨頭,但這個巨頭不應該只是一家獨立公司,它應該是一個小的生態。
”青云與不同領域的合作伙伴一起實現整體能力的整合,才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實現 AI 真正的業務價值。“正因如此,林源告訴記者,青云AI算力云服務的定位是一個開放的生態同盟,所以青云在集結這些跟我們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通過“同盟”的方式一起運營AI算力云服務。
此外,林源還認為,未來 AI 時代,一定是通過算力服務、算法和模型、高價值的數據來實現智能化,青云的積累在于云計算的十年成長,因為分布式、融合算力等發展特征決定了基于云的部署是算力服務升級的重要前提。因此,青云生態主要是圍繞:AI 算力基礎設施的生態共享、AI 算力大模型的資源整合以及AI數據資源生態整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