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了解到在主從庫集群模式下,如果從庫發生故障,客戶端可以繼續向主庫或其他從庫發送請求,執行相應的操作。然而,當主庫發生故障時,會直接影響從庫的同步,因為此時從庫失去了可用的主庫進行數據復制。
而且,如果客戶端發送的都是讀操作請求,那還可以由從庫繼續提供服務,這在純讀的業務場景下還能被接受。但是,一旦有寫操作請求了,按照主從庫模式下的讀寫分離要求,需要由主庫來完成寫操作。此時,也沒有實例可以來服務客戶端的寫操作請求了,如下圖所示:
圖片
主庫故障后,導致從庫無法提供寫操作的服務,這種情況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在主庫發生故障時,我們需要啟動一個新的主庫,通常是將一個從庫升級為主庫并將其作為新的主庫。然而,這涉及到解決三個核心問題:
- 如何確定主庫已經宕機了?
- 從眾多從庫中選擇哪一個作為新的主庫?
- 如何通知從庫和客戶端關于新主庫的變化?
這正是哨兵機制的任務。在 redis 主從集群中,哨兵機制是實現自動主從切換的關鍵,它成功地解決了上述三個問題,確保系統的可用性。接下來,我們將深入學習和了解哨兵機制的工作原理。
哨兵機制的基本流程
哨兵其實就是一個運行在特殊模式下的 Redis 進程,主從庫實例運行的同時,它也在運行。哨兵主要負責的就是三個任務:監控、選主(選擇主庫)和通知。
我們先看監控。監控是指哨兵進程在運行時,周期性地給所有的主從庫發送 PING 命令,檢測它們是否仍然在線運行。如果從庫沒有在規定時間內響應哨兵的 PING 命令,哨兵就會把它標記為“下線狀態”;同樣,如果主庫也沒有在規定時間內響應哨兵的 PING 命令,哨兵就會判定主庫下線,然后開始自動切換主庫的流程。
這個流程首先是執行哨兵的第二個任務,選主。主庫掛了以后,哨兵就需要從很多個從庫里,按照一定的規則選擇一個從庫實例,把它作為新的主庫。這一步完成后,現在的集群里就有了新主庫。
然后,哨兵會執行最后一個任務:通知。在執行通知任務時,哨兵會把新主庫的連接信息發給其他從庫,讓它們執行 replicaof 命令,和新主庫建立連接,并進行數據復制。同時,哨兵會把新主庫的連接信息通知給客戶端,讓它們把請求操作發到新主庫上。
我畫了一張圖片,展示了這三個任務以及它們各自的目標。
哨兵機制的三項任務與目標
在這三個任務中,通知任務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哨兵只需要把新主庫信息發給從庫和客戶端,讓它們和新主庫建立連接就行,并不涉及決策的邏輯。但是,在監控和選主這兩個任務中,哨兵需要做出兩個決策:
在監控任務中,哨兵需要判斷主庫是否處于下線狀態;
在選主任務中,哨兵也要決定選擇哪個從庫實例作為主庫。
接下來,我們就先說說如何判斷主庫的下線狀態。
你首先要知道的是,哨兵對主庫的下線判斷有“主觀下線”和“客觀下線”兩種。那么,為什么會存在兩種判斷呢?它們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呢?
主觀下線和客觀下線
我先解釋下什么是“主觀下線”。
哨兵進程會使用 PING 命令檢測它自己和主、從庫的網絡連接情況,用來判斷實例的狀態。如果哨兵發現主庫或從庫對 PING 命令的響應超時了,那么,哨兵就會先把它標記為“主觀下線”。
如果檢測的是從庫,那么,哨兵簡單地把它標記為“主觀下線”就行了,因為從庫的下線影響一般不太大,集群的對外服務不會間斷。
但是,如果檢測的是主庫,那么,哨兵還不能簡單地把它標記為“主觀下線”,開啟主從切換。因為很有可能存在這么一個情況:那就是哨兵誤判了,其實主庫并沒有故障。可是,一旦啟動了主從切換,后續的選主和通知操作都會帶來額外的計算和通信開銷。
為了避免這些不必要的開銷,我們要特別注意誤判的情況。
首先,我們要知道啥叫誤判。很簡單,就是主庫實際并沒有下線,但是哨兵誤以為它下線了。誤判一般會發生在集群網絡壓力較大、網絡擁塞,或者是主庫本身壓力較大的情況下。
一旦哨兵判斷主庫下線了,就會開始選擇新主庫,并讓從庫和新主庫進行數據同步,這個過程本身就會有開銷,例如,哨兵要花時間選出新主庫,從庫也需要花時間和新主庫同步。而在誤判的情況下,主庫本身根本就不需要進行切換的,所以這個過程的開銷是沒有價值的。正因為這樣,我們需要判斷是否有誤判,以及減少誤判。
那怎么減少誤判呢?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要對一些重要的事情做判斷的時候,經常會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商量一下,然后再做決定。
哨兵機制也是類似的,它通常會采用多實例組成的集群模式進行部署,這也被稱為哨兵集群。引入多個哨兵實例一起來判斷,就可以避免單個哨兵因為自身網絡狀況不好,而誤判主庫下線的情況。同時,多個哨兵的網絡同時不穩定的概率較小,由它們一起做決策,誤判率也能降低。
這節課,你只需要先理解哨兵集群在減少誤判方面的作用,就行了。至于具體的運行機制,下節課我們再重點學習。
在判斷主庫是否下線時,不能由一個哨兵說了算,只有大多數的哨兵實例,都判斷主庫已經“主觀下線”了,主庫才會被標記為“客觀下線”,這個叫法也是表明主庫下線成為一個客觀事實了。這個判斷原則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同時,這會進一步觸發哨兵開始主從切換流程。
為了方便你理解,我再畫一張圖展示一下這里的邏輯。
如下圖所示,Redis 主從集群有一個主庫、三個從庫,還有三個哨兵實例。在圖片的左邊,哨兵 2 判斷主庫為“主觀下線”,但哨兵 1 和 3 卻判定主庫是上線狀態,此時,主庫仍然被判斷為處于上線狀態。在圖片的右邊,哨兵 1 和 2 都判斷主庫為“主觀下線”,此時,即使哨兵 3 仍然判斷主庫為上線狀態,主庫也被標記為“客觀下線”了。
客觀下線的判斷
簡單來說,“客觀下線”的標準就是,當有 N 個哨兵實例時,最好要有 N/2 + 1 個實例判斷主庫為“主觀下線”,才能最終判定主庫為“客觀下線”。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誤判的概率,也能避免誤判帶來的無謂的主從庫切換。(當然,有多少個實例做出“主觀下線”的判斷才可以,可以由 Redis 管理員自行設定)。
好了,到這里,你可以看到,借助于多個哨兵實例的共同判斷機制,我們就可以更準確地判斷出主庫是否處于下線狀態。如果主庫的確下線了,哨兵就要開始下一個決策過程了,即從許多從庫中,選出一個從庫來做新主庫。
如何選定新主庫?
一般來說,我把哨兵選擇新主庫的過程稱為“篩選 + 打分”。簡單來說,我們在多個從庫中,先按照一定的篩選條件,把不符合條件的從庫去掉。然后,我們再按照一定的規則,給剩下的從庫逐個打分,將得分最高的從庫選為新主庫,如下圖所示:
新主庫的選擇過程
在上述段落中,我們需要明晰兩個關鍵的“一定”。現在,讓我們詳細討論這里的“一定”究竟指的是什么。
首先,讓我們來探討所選從庫的篩選條件。
通常情況下,我們必須確保所選的從庫仍然處于在線運行狀態。然而,在選擇新主庫時,僅僅考慮從庫的當前在線狀態是不夠的,因為正常在線并不代表它就是最佳的主庫選擇。
設想一下,如果在選主時,我們選中一個正常在線的從庫并開始使用它。不過,不久后,它的網絡連接發生故障,這將迫使我們重新選擇主庫。這顯然不符合我們的期望。
因此,在進行主庫選擇時,除了檢查從庫的當前在線狀態,還需要考慮它以前的網絡連接狀態。如果一個從庫經常與主庫斷開連接,并且斷開連接的次數超出了特定的閾值,那么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個從庫的網絡狀況并不太可靠,因此可以將其排除在主庫的選擇之外。
具體怎么判斷呢?你使用配置項 down-after-milliseconds * 10。其中,down-after-milliseconds 是我們認定主從庫斷連的最大連接超時時間。如果在 down-after-milliseconds 毫秒內,主從節點都沒有通過網絡聯系上,我們就可以認為主從節點斷連了。如果發生斷連的次數超過了 10 次,就說明這個從庫的網絡狀況不好,不適合作為新主庫。
好了,這樣我們就過濾掉了不適合做主庫的從庫,完成了篩選工作。
接下來就要給剩余的從庫打分了。我們可以分別按照三個規則依次進行三輪打分,這三個規則分別是從庫優先級、從庫復制進度以及從庫 ID 號。只要在某一輪中,有從庫得分最高,那么它就是主庫了,選主過程到此結束。如果沒有出現得分最高的從庫,那么就繼續進行下一輪。
第一輪:優先級最高的從庫得分高。
用戶可以通過 slave-priority 配置項,給不同的從庫設置不同優先級。比如,你有兩個從庫,它們的內存大小不一樣,你可以手動給內存大的實例設置一個高優先級。在選主時,哨兵會給優先級高的從庫打高分,如果有一個從庫優先級最高,那么它就是新主庫了。如果從庫的優先級都一樣,那么哨兵開始第二輪打分。
第二輪:和舊主庫同步程度最接近的從庫得分高。
這個規則的依據是,如果選擇和舊主庫同步最接近的那個從庫作為主庫,那么,這個新主庫上就有最新的數據。
如何判斷從庫和舊主庫間的同步進度呢?
上節課我向你介紹過,主從庫同步時有個命令傳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庫會用 master_repl_offset 記錄當前的最新寫操作在 repl_backlog_buffer 中的位置,而從庫會用 slave_repl_offset 這個值記錄當前的復制進度。
此時,我們想要找的從庫,它的 slave_repl_offset 需要最接近 master_repl_offset。如果在所有從庫中,有從庫的 slave_repl_offset 最接近 master_repl_offset,那么它的得分就最高,可以作為新主庫。
就像下圖所示,舊主庫的 master_repl_offset 是 1000,從庫 1、2 和 3 的 slave_repl_offset 分別是 950、990 和 900,那么,從庫 2 就應該被選為新主庫。
基于復制進度的新主庫選主原則
當然,如果有兩個從庫的 slave_repl_offset 值大小是一樣的(例如,從庫 1 和從庫 2 的 slave_repl_offset 值都是 990),我們就需要給它們進行第三輪打分了。
第三輪:ID 號小的從庫得分高。
每個實例都會有一個 ID,這個 ID 就類似于這里的從庫的編號。目前,Redis 在選主庫時,有一個默認的規定:在優先級和復制進度都相同的情況下,ID 號最小的從庫得分最高,會被選為新主庫。
到這里,新主庫就被選出來了,“選主”這個過程就完成了。
我們再回顧下這個流程。首先,哨兵會按照在線狀態、網絡狀態,篩選過濾掉一部分不符合要求的從庫,然后,依次按照優先級、復制進度、ID 號大小再對剩余的從庫進行打分,只要有得分最高的從庫出現,就把它選為新主庫。
小結
我們已經一起探討了哨兵機制,這是確保 Redis 提供持續服務的關鍵要素。具體來說,主從數據庫的數據同步是數據可靠性的基石。在主數據庫發生故障時,自動執行的主從切換是服務不中斷的重要支持。
Redis 的哨兵機制自動執行以下三項重要功能,實現了主從切換,從而降低了 Redis 集群的維護成本:
- 監測主庫運行狀態:監測主庫的運行狀態,以確定主庫是否客觀下線,即無法提供有效服務。
- 選擇新主庫:一旦主庫被客觀下線,哨兵機制會選擇一個新的主庫,以維護集群的可用性。
- 通知從庫和客戶端:選定新主庫后,哨兵會通知相關從庫切換到新的主庫,以確保數據同步。同時,客戶端也會被重定向到新的主庫,以繼續訪問數據。
為了減少誤判,通常使用多個哨兵實例進行部署,它們依據“多數原則”來判斷主庫的客觀下線情況。通常情況下,三個哨兵實例足以支持,只需兩個哨兵認定主庫已客觀下線,切換過程將開始。當需要更高的判斷準確性時,可以考慮增加哨兵的數量,例如五個哨兵。
然而,通過多個哨兵實例來減少誤判可能引入新的挑戰:
- 哨兵實例故障處理:哨兵集群中如果有實例發生故障,可能會影響主庫狀態判斷和主從切換。因此,需要有效地管理哨兵集群的高可用性。
- 主從切換決策:在多數哨兵實例達成共識,認定主庫客觀下線后,需要決定哪個哨兵實例來執行主從切換。這涉及一些機制,如選舉,以確保選出的新主庫是最合適的。
要理解并應對這些挑戰,需要深入了解哨兵集群及其配置。這有助于確保 Redis 集群在面臨故障時仍然能夠提供穩定的高可用性服務。在下一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哨兵集群的工作原理和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