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時代,正加速而至。
對于很多科技巨頭、獨角獸企業而言,如果沒有涉足AI領域,似乎就要被時代車輪所狠狠碾過。而最能證明自身投入時代洪流的,自然就是推出AI大模型。縱覽當下的行業發展態勢,在極短的時間內國內已經涌現130+AI大模型,且依據實力、方向、側重等不同,也出現了垂直細分的現象。
這場突如其來、全面打響的“百模大戰”來勢洶洶,既考驗科技、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底蘊,又帶來新的挑戰:如何不再對著空氣“畫大餅”,力爭在應用層面一馬當先?在這樣的集體思考下,AI應用即將進入大爆發時代。
我們能夠看到,基于AI大模型,生成式AI應用的細分賽道在不斷開辟或擴充。AI+辦公軟件、AI+創意工具、AI+企業服務、AI+網絡安全、AI+金融以及醫療、教育等,處于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中。可以預見的是,這波新浪潮將有著深遠影響!
“百模大戰”:內卷已然來襲
近段時間,國內有關AI大模型的重磅消息接踵而至。
比如在8月31日,有11家國產大模型陸續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并陸續向全社會公眾開放服務。簡單來說,之前多款大模型主要是在進行內測,而現在通過備案后,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可以放心使用。
這11家國產大模型都是目前國內的翹楚,包括百度的文心一言、抖音的云雀大模型、中科院的紫東太初、商湯科技的商量SenseChat、華為的盤古大模型、騰訊的混元大模型、科大訊飛的星火大模型等。而從目前看,它們基本上都已經開放。
可以說,2023年8月31日在國產大模型發展史上,是一個值得銘記的關鍵時間節點。因為從這一天開始,屬于國產AI大模型的“命運齒輪”真正轉動起來了!
此外,第二批備案的大模型也在加速推進中。9月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關于第二批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的信息公告》。該公告顯示,第二批深度合成服務共計110個算法信息完成備案。
國產大模型的開放,有著重要意義。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曾提到,當文心一言向數以億計的互聯網用戶大規模開放服務后,就能夠獲得大量真實世界中的人工反饋,這將進一步改進基礎模型,并以更快速度迭代。對于其他國產大模型來說,開放自然也有著同樣的功效。
面向未來,隨著國產大模型的開放,“百模大戰”將更為激烈。要知道的是,現在雖然國產大模型領域看起來AI大模型數量眾多,但都尚未真正經受市場規則的洗禮,仍處于跑馬圈地、格局還未完全形成的階段,這也意味著一切都有可能。
從數據層面看,從去年至今,國內已經發生了接近100起以上的大模型行業的融資案例。從整個產業的投入估值來說,2023年這個行業新增投入大概在150億元到200億元。而從長遠來看,海量投入是非常值得的。據大模型之家的測算,預計到2023年,全球大模型市場規模將達到210億美元,到2028年,其規模將達到1095億美元。
面對充滿光明的未來,入局AI大模型的玩家在塵埃落定前,肯定會全情投入其中,試圖從紅海中殺出,成為最后的勝利者。這也能夠看出,內卷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已然來臨!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于國產大模型領域眼下的競爭局面,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多家大模型通過備案代表了市場在合規的同時也保留了充分的競爭。國產大模型領域的多元化屬性依然非常明顯,這是符合當前市場發展初級階段的一個狀況。
國產大模型,百花齊放。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垂直大模型……各大科技、互聯網企業紛紛選擇最擅長的模型類型起跑,競爭就此變得激烈。而這樣的競爭、內卷,對于行業、大眾等來說,顯然都是有所裨益的。
即使未來隨著洗牌期的到來,也不可能出現一家AI大模型一統天下的局面,還是會呈現群雄逐鹿的態勢。只是有的AI大模型會聚焦在細分市場,追求“小而美”。
AI+提速,引爆應用新浪潮
必須要知道的是,AI大模型是生成式AI的核心。而種類多樣且性能各異的AI大模型,能夠激發生成式AI的潛力,讓廣闊的應用生態隨之而至。
如果說AI大模型是一個基礎設施,那么在它之上可以孵化更多專業領域的垂直模型,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服務。而隨著國產大模型的全面成熟和開放,也為公眾帶來更多選擇和可能。企業和大眾可以嘗試通過生成式AI,來探索新的應用場景,來對企業發展、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革新和機遇。
對此,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吳甜也表示,“AI大模型百花齊放的現象表明了一個趨勢,即生成式AI在未來可能會對產業結構以及社會帶來深刻的影響。現在只是剛剛拉開帷幕,AI對產業的滲透正在加深。”毋庸置疑的是,生成式AI將推動全球生產力革新與商業模式重塑。
直觀體現是,AI+在提速,融入各個細分賽道中。尤其是AI+辦公軟件、AI+創意工具、AI+企業服務、AI+網絡安全、AI+金融以及醫療、教育等,正在成為重點的新興成長賽道。
以AI+醫療為例,根據市場研究咨詢公司MarketsandMarkets預測,到2025年,全球醫療大模型市場規模將達到38億美元,而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超過100億美元。商湯科技、科大訊飛、京東、百度、騰訊等巨頭,萬達信息、微脈、叮當健康等互聯網科技公司,都高度關注AI+醫療,并有著大動作。
比如,商湯科技發布了升級版“SenseCare智慧醫院”綜合解決方案,打造了醫療大模型應用新范式。騰訊健康則在9月8日公布醫療大模型,全新發布智能問答、家庭醫生助手、數智醫療影像平臺等多場景AI產品矩陣。百度也在9月19日,正式發布國內首個“產業級”醫療大模型——靈醫大模型,并宣布面向大健康上下游產業開放。
面向AI+辦公,則有不少企業入局。如,在9月5日,金山辦公官方宣布wpsAI正式面向社會開放,AI能力將率先應用在WPS智能文檔中,更多WPS AI能力將在其他組件中開放。科大訊飛甚至在旗下的智能辦公本等產品上以星火大模型賦能,展現出AI提升工作效率的魅力。
至于AI+教育,也是生成式AI扮演重要角色的陣地。比如相對于其他聚焦教育C端的同儕,百度另辟蹊徑。就在9月15日,百度營銷重磅發布首個AIGC教育行業營銷解決方案,包括“輕舸”“擎舵”“商家bot”三大營銷工具和“課效通”“教育商機寶”兩大創新產品,旨在為教育行業廣告營銷全鏈路提質增效。
當然,生成式AI實際上已經在千行百業成功落地,成為行業革新的催化劑。整體來看,生成式AI應用按應用領域可以分為:工具、通用軟件、行業軟件、智能硬件四大類。
其中,工具主要包括聊天機器人、搜索引擎、文本工具、Al作畫以及代碼工具等,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C端,同質化程度較高,對底層模型的能力存在高度依賴。通用軟件則主要涵蓋辦公軟件、企業服務、IT運維、軟件開發、網絡安全、數據智能等,各個賽道上均已出現標桿產品,大多數是智能助理的形態,即將邁入商業化落地的關鍵階段。
行業軟件則涉及金融、醫療、教育、工業、游戲、法律等多個行業,且行業間差異化程度較大,未來對行業數據價值的充分挖掘是競爭關鍵。智能硬件包括汽車、機器人、智能終端等,當前的瓶頸在于感知層與決策層,仍需進一步突破。
在國產大模型愈發展現出巨大潛力時,2023年注定是生成式AI在應用層面的突破之年。生成式AI為許多行業帶來的可能性,充滿無限想象。不斷演變、進化的生成式AI,將通過持續創新讓千行百業煥發新生機,實現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