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困境,不止是教育本身的問題。它更是社會經濟、心態和人口等等因素共同決定的。
作者:小樹媽媽;本文來源:公眾號“小樹媽媽”(ID:tree2050)。
這段時間“雙減”又經常上熱搜,因為風向越來越嚴格,根據新的規定,10月15號之后,各種變相的違規補習都要被更嚴格的監管和懲處。
有個大V還調侃:“基本上全堵死了。現在想要補課,只能家長和補習老師假結婚了。”
其實減負并不是太新鮮的提法,很多80后和90后也是聽著“減負”這個詞長起來的。
我最近正好看到一篇論文也跟減負相關,它是北大三位教授研究寫出來的。
里面有這樣一組數據:
“收入處于下10%家庭的學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下降了9.3%,教育總開支平均下降了21%,每周學習時間平均下降了9.19個小時。
收入處于上10%家庭的學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上升了5.3個百分點,教育總開支平均上升了67%,每周學習時間平均上升了10.37個小時。”
換句話說就是:
教育支出和負擔是否減少,最終是因階層而異的,低收入的家庭教育負擔的確變小了,高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卻反而增加。
而此前的減負措施,不僅沒有實現教育公平,反而加劇了貧富分化。
下面有網友說:
說到底,只要中高考還存在,補習機構就有存在的市場,所以想要真正改變問題,除非脫離這樣的大環境。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別離》
我身邊也真的有一些父母,考慮把孩子送出國,借此來逃離內卷。
但事實真的會讓他們所愿嗎?
我看過一部紀錄片叫《印中法德的高考》,里面介紹了各個國家的選拔體制和教育氛圍。
圖片來源:紀錄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看完大家就會發現:
教育困境,不止是教育本身的問題。它更是社會經濟、心態和人口等等因素共同決定的。
如果不從單一的升學路徑中跳脫出來,那么問題就可能一直會存在。
一、靠高考選拔人才的法國
為什么不內卷,也沒有補習班?
前幾年提起西方教育,我們就會想到寬松,自由這樣的字眼。
雖然不是所有西方國家都是這樣,但法國確實是里面的代表。
他們的教育制度其實和國內挺像,都是12年學制,國家會提供義務教育,最后都要走高考選拔這條路。
我們國內的中高考,基本就是“多拿一分,干倒千人”。
可能僅僅是寫錯一個字,就會和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于是孩子們都在拼命地學。
就像今年的北京中考,大部分孩子的成績都集中在高分段,形成一個巨大的蘑菇云。
北京市2023年中考成績分布圖
但在法國,類似的情況就不會出現,主要是因為評分體系和不太一樣。
他們會把所有科目綜合在一起,算一個0-20分的平均分。這個分數閾值小,孩子們的總體差距也就不會太大。
可能是為了避免內卷,法國又把分數劃成了5個等級:
而且,只要及格了,考過10分,就能上大學,不過考得“特別好”的孩子,有獎學金拿。
根據中國教育報2018年的統計:
法國每年近60萬的高考考生中,有85%都能達標,有資格直接升入公立大學就讀。
我看到這組數據的時候,就在想:
如果我們國內也能這樣,大部分孩子都有大學上,應該就不會這么辛苦了。
你看,咱們的孩子上補習班,天天跟趕場子一樣,法國呢,補習班壓根就沒有,請個家庭教師,還限制在周六上午。
說到底,內卷不是補習機構導致的,而是目前的篩選機制和資源分配方式決定的。
而教育篩選機制,往往又是有現實基礎的,就拿法國來說:
首先,它是發達國家,發家早,底子厚,對富人稅收高(個人所得稅75%)。
其次,人口少,整個法國人口6800萬,也就相當于咱們一個省。
這兩個因素加起來,讓法國可以全民高福利,階層差距低。
而這,又進一步導致社會氛圍輕松,學業不內卷。
畢竟,要是不考慮孩子的未來,哪個家長又愿意犧牲孩子的童年,花錢買罪受呢?
二、神奇的印度教育:
窮人瘋狂作弊,中產拿命補習
再回頭看東方教育,日韓我們講過好多次了,今天想聊聊咱們另一個鄰居——印度。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家,至今還保留著種姓制度。
在這套體系下,最底層的叫“達特利”,也就是當地人說的賤民階層。
圖片來源:紀錄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在印度,如果你只是窮還好,畢竟靠雙手努力,還能逆天改命。
但如果是達特利,那你不僅是窮,99%向上的通道也會關閉,因為在印度人看來,他們不配,只能做一些所謂的“下等”工作。
而剩下那1%的可能,就是讀書上大學,靠文憑獲得去政府、或銀行這種相對體面的工作。
只是,因為種姓歧視,“達特利”們能享受的教育資源相當匱乏,基礎設施沒有,老師也消極怠工,孩子們在學校學不到什么東西。
所以他們選擇了更直接的方式——瘋狂的作弊。
大家應該記得,2015年有一張照片,考生家長和老師集體化身蜘蛛人,爬到學校大樓給考生遞答案。
圖片來源:紀錄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考場里,學生們的作弊方式更是層出不窮:替考、打小抄、電子設備、買試卷、買通監考老師……各種手段層出不窮,甚至到了瘋狂的地步。
當然,沒點真才實學,光靠作弊,即便考上大學,前途依然渺茫。
我記得之前印度有個地區招14個清潔工,結果來了4千多個大學生應聘競爭。
所以印度的中產老百姓,選擇讓孩子瘋狂補習。
紀錄片《決戰印度高考》里,就介紹了印度的高考工廠——科塔。
這個不大的城市,集中了幾百家補習機構,考生們來到這里,都是為考印度理工學院做準備的。
一兩百人擠一間教室,是科塔補習課堂的標配。
作為印度最頂尖的高校之一,這所學校的錄取率僅有0.92%。
這群中產的孩子呢,就在200多人的大教室里,沒日沒夜地學,最后還不一定能考上。
而考進去的學生呢,絕大多數又出自條件優渥的家庭。
電影《起跑線》里有這樣一句臺詞:“在公立學校,學不到任何東西。”
圖片來源:電影《起跑線》
一個孩子上私校,到高中畢業的教育經費,大約占一個中產之家的65%。
這個支出,普通老百姓基本承擔不起,死記硬背補習的窮孩子,也很容易被綜合素質更扎實的中產娃淘汰。
所以,科塔也成了著名的自殺之都,每年都有2位數的孩子選擇主動離開這個世界。
印度的教育,多少有點“瘋狂”的感覺,資源兩極分化,前途截然不同,但偏偏,大家都沒有別的路可走,都在一個賽道上瘋狂的卷著。
三、
提到中國,紀錄片把鏡頭投向了河南省某一所重點高中內。
為了備戰高考,孩子的日常只能幾個詞就能總結:起床,吃飯,復習,模擬考試,休息。
圖片來源:紀錄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孩子、老師、家長,都在為同一個目標而不斷努力著。
為高考而忙碌的生活,可能的確看起來很單調,甚至有些壓抑。
但那是因為大家都很清楚:
對普通人來說,高考就是一張通往更好生活的入場券,也是目前針對各個不同階層,相對最公平的制度之一。
圖片來源:紀錄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可能每個孩子享受的教育資源各有差異,但最起碼,這個差異還不至于像隔壁印度一樣,拉得那么大。
還是那句話,沒有完美的教育,也沒有完美的制度。
教育自由的法國,也把大學分成了普通大學和精英大學(當地稱之為大學校)。
能上這種大學校的,僅占所有大學生的8%,他們每個人享受著普通大學生10倍以上的教育經費。
而這8%的孩子,基本出身在精英階層,階層固化在這里同樣嚴重。
啥叫“最少的人,享受最多的資源”,法國人也是玩明白了。
隔壁印度就更不用說,我們卷還是有希望,那里娃開局就是地獄模式。
雖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咱也應該知足。
但我還依然覺得,比起取締補習班,可能更好的方式,是解決“學考不對位”的問題。
圖片來源:紀錄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什么時候,不要再讓“學校只教一粒沙,考試考了撒哈拉”;
也不要再讓老師搞各種行政任務,教書育人的任務卻轉嫁給父母。
當然,最根本的,還有前途問題。
等到有一天,不論孩子從事什么職業,只要肯努力,收入差距都不會太大,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教育內卷才會真正的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