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慧瑤)為“一房二賣”,賣房人使出五花八門的毀約手段;部分中介甚至參與其中,導致糾紛增多……近日,北京三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該院近年來“一房二賣”案件總體審理情況,并提醒買房人審慎調查房屋情況,及時推進購房流程。
三中院調研結果顯示,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該院審理的“一房二賣”類再審案件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一房二賣”現象屢現的原因何在?三中院發現,目前,房屋交易管理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預告登記制度及網簽備案制度未能充分發揮其效用。此外,房屋買賣的交易周期長,買賣雙方經常未及時對房屋進行過戶登記,一些賣房人受利益驅動鋌而走險。在此過程中,部分中介不僅沒有全面履行居間義務甚至參與“一房二賣”,導致糾紛增多。
“一房二賣”更多地發生在二手房交易中。在三中院審理的此類案件中,涉二手房交易的占比65.2%,其中既有存量商品房,也有房改房、回遷安置房、經濟適用房等特殊類型房屋,還有無法實現權屬轉移的農村自建房、未辦理房產證的回遷房等。
在建議買房人審慎調查房屋情況、及時推進購房流程的同時,三中院審監庭副庭長陳恒提醒賣房人,“一房二賣”屬于惡意違約行為,甚至可能受到刑事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