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生活被各種平臺“綁架”了。
吃飯、購物、打車、旅行、訂酒店、買車票、查攻略......很難想象離開網絡平臺,我們下一步該如何料理生活。
一方面,人們已經習慣性享受科技為生活帶來的便利,而反之也被巨大的“算法牢籠”所綁住手腳。
越發壯大的平臺,或許上一秒還是羊毛黨的“散財童子”,下一秒就可能變成劣質公司的利益共同體。
有人認為不能一邊享受著平臺賦予的便利,另一邊又抱怨資本割韭菜。畢竟平臺也要恰飯,算法工程師也要工資。
那么,被割韭菜的消費者到底該向誰訴求不公?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大家評論區討論。
多少錢,商家說了不算
作為疫情后的第一個十一黃金周,酒店民宿等配套比平時貴一點,大家早有心理準備。
但是貴幾十倍這種確實還是讓消費者大呼震驚。
國慶期間,一網友發帖吐槽:“婺源篁嶺的民宿平時價格300元。但9月30日入住,就連所謂的“特價房”價格也高達6100元,真的太驚人了!”
圖源:小紅書用戶
面對網友的質疑,民宿老板也是一臉懵逼,表示自己壓根不知情。
在評論區,有網友對此進行了澄清,稱是“平臺給調的。”
圖源:小紅書
有人說是民宿店家自導自演的炒作,也有人說這種情況并非個例。
浙江麗水的一位民宿老板十一期間在打開某旅行網站后,驚訝地發現自家的客房價格從680元每晚上調到了2780元每晚。
對此,他也稱毫不知情!
圖源:微博
這位老板還發現有幾個客人竟然真的下單:“我都不敢接,怕人家覺得我們是宰客,這么搞真的蠻尷尬的。”
對此,該平臺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表示只有商家才有權利修改價格,并投訴舉報了該商家上傳的視頻。
店家喊冤,平臺否認,一系列烏龍事件一時間讓消費者竟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發泄對象。
最后,官方介入調查最后,終于在“平臺系統故障操作導致”這里畫上句號。
圖源:微博
不管怎樣,也算是給了大眾一個交代。而對于那些盲目下單的怨種消費者,有范君想說,以后有錢也不能亂花了。
困在系統里的,何止消費者
第三方平臺在誕生之初,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信息透明,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科技發展為生活帶來的生活便利。
但隨著它越做越大,卻逐漸成為信息不對稱的推手。
壟斷一旦形成,自恃掌握了算法權利的平臺們,也忍不住利用大數據宰割一波。
比如雨雪天氣,必須加價才能打到車,不然就是“前方XXX位在排隊中”,很有可能站在雨里幾個小時都沒有人接單。
通常這種情況,大家都會選擇加價,也理解惡劣天氣司機的不容易。
但這筆看上去不多但也不少的加價紅包,最后有多少是補貼給了冒雨前來接駕的司機師傅,我們不知道。
圖源:微博
據網友透露哦,加價部分司機是拿不到的,錢還是被平臺抽走了。
乘客、司機,明明是兩個人的故事,最后卻因為在平臺過這么一道,就要雙方乖乖拿出“保護費”?
此前,天津衛視《小陸幫忙》曾報道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做餐飲的商家馬先生,有一天突然發現,外賣平臺在未經他同意的情況下,私自給他的店做起了紅包滿減活動。
圖源:抖音
馬先生一開始以為平臺搞錯了,馬上聯系業務員,但對方總是以各種理由去搪塞。
事實上,這種商家滿減的活動,成本都需要商家自己去真金白銀地補貼。無奈之下也只能提高菜品價格。
而這個結果直接導致用戶的不滿。
他們在平臺上給差評,指責菜品越來越少,價格越賣越貴。
對此馬先生也很委屈,他坦言:“一個黃燜雞米飯在平臺上賣28元,但自己到手只有11塊,大半利潤都被平臺抽走了。”
當記者試圖幫助馬先生向第三方平臺討要一個說法時,對方卻態度惡劣:“你們來投訴,想過后果嘛?”
其實明白人看到這里也懂了。
平臺之所以如此趾高氣昂,不怕投訴,正是因為他們已經壟斷了行業。
反正一個商家倒下去,后面排著隊的商家進駐。
除了消費者和商家,平臺對“自己人”也是相當的不客氣。
比如外賣騎手與平臺之間,向來都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關系。
不管騎手位置肆意縮短騎手配送時間,不能拒單,超時罰款,就連外賣柜都要限時使用。
或許你會覺得,外賣騎手并非社會底層,根本不需要同情。
一個月8000-10000元的收入,工作門檻相對不高,這樣的待遇不僅遠高于流水線工人和務農者,甚至要高于很大一部分辦公室職員。
確實,外賣騎手不需要同情,但他們需要一種平視和尊重。
外賣員的收入不低和平臺做法不合理,這本身就是兩件事。
越來越短的配送時限,和其他行業越來越短的deadline本質上沒有不同。
對于勞動關系本質的揭露,讓我們真切地意識到,即使每天坐在高樓大廈里,但終其一生也是處在和他們一樣的困局里。
最后,羊毛出在羊身上,而這只羊永遠都是充了8個VIP還被殺熟的大眾消費者。
完全相同的商品,不同用戶看到的價格、搜索到的結果截然不同。
通常情況,老用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用戶貴。
圖源:微博
其實,對新用戶優惠這點大家都理解。但是這個優惠你不能從老用戶身上出。
有網友表示:“有時候覺得平臺很囂張,但他們確實有底氣。”
他們利用了人的路徑依賴:先用低價吸引你,然后在你作為新用戶的那段時間,用低價留住你;等你成了老用戶,習慣了這個平臺,他們就開始露出本性,坐地起價。
這時候你已經不會覺得有什么問題。就是跪久了,站不起來了。
他們的厲害之處就在,完美利用了人性,然后做到了“千人千面”、“看人下菜碟”,精準地捕獵普通消費者。
只能說,我們身處同一個世界,卻不在同一個互聯網。
大數據時代,我們如何幸免
當普通的消費者與商家之間所有的信息,都被平臺控制壟斷,被宰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那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盡可能地避免成為韭菜呢?
最簡單的一點,就是更合理地利用平臺這個“中間商”。
比如像是機票、連鎖型酒店,基本都有自己的官網渠道。可以下載官方的App,直接訂購,杜絕“二道販子”坐地起價。
即便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民宿,也可以在平臺上找到聯系方式。
圖源:公眾號小程序
我們可以直接聯系商家,詢問價格,如果比平臺上低,也可以跳過平臺,直接訂購。
此外,平時也盡可能地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
一方面可以用多個賬號下單,避免平臺給你“精準畫像”;
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意識地規避平臺推薦的內容,破解算法牢籠,不讓大數據輕易猜到你的喜好。
最后期待有朝一日,我們的法律能推行更完善的懲治措施,來針對平臺的“作惡”行為。
只有讓那些拳拳到肉的嚴懲,震懾住蠢蠢欲動的貪念,我們才能真的說一句,“科技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