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新聲Pro(ID:xinsheng-pro),作者:新聲Pro,授權轉載發布。
問答社區中孵化出來的故事中蘊含的現實議題或社會情緒,讓知乎鹽言故事成為一個不容錯過的IP富礦。
作者 | 李威(北京)
《為有暗香來》在優酷播出之后,「結局不能是一場夢」、「淺溪必須HE」先后成為于正微博下的主力評論內容,甚至有人表示自己因頻繁為這部劇發表評論,混成了于正的鐵粉。
觀眾對最終結局的上頭,意味著《為有暗香來》的劇情展開牢牢抓住了觀眾的心緒。該劇集的數據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上線之后,《為有暗香來》在優酷站內的熱度值快速突破9000,劇集微博話題#為有暗香來#的總閱讀量超過16億。豆瓣開分后,《為有暗香來》獲得了7.1的評分。
劇集成功的基礎是原著《洗鉛華》已經搭建好的劇情基調與受眾基礎。在「惡毒女配茍命記」的情節中,《為有暗香來》探討了現代女性所面臨的情感困惑和自我覺醒,這些都切中了女性觀眾的情緒共鳴點。強共鳴感讓讀者和觀眾對劇情走向有更高期待,成為劇集熱播的催化劑。
同時,《洗鉛華》原著在知乎上有著高達9.6的評分和近240萬正在閱讀的讀者。在一些粉絲眼中,《洗鉛華》是知乎鎮店之寶般的存在。這部鎮店之寶在宅斗爽文套路里融入了對現實議題的討論,抓馬情節的推進往往讓人產生「每每會心處,回回撫掌贊」的感覺。
作為知乎鹽言故事IP改編的第一部長劇,《為有暗香來》一方面進一步驗證了知乎從「問答—故事—IP」開發鏈路的高通暢度和高潛力值;另一方面也展現了知乎鹽言故事IP天然具備的社會性和真實感。問答社區中孵化出來的故事中蘊含的現實議題或社會情緒,讓知乎鹽言故事成為一個不容錯過的IP富礦。
影視化嶄露頭角
《洗鉛華》的誕生也源自知乎上的一則提問——「如果穿越成為虐文的女配該怎么辦?」作者七月荔2019年開始在這個提問下連載一個當代女大學生穿越到自己追的小說里,成為積極自我救贖的惡毒女配的新奇故事。知乎比其它平臺更短的篇幅減少了七月荔的創作壓力,也讓讀者閱讀起來更加輕松,促成了《洗鉛華》的成功。
《洗鉛華》上線后迅速在知乎上走紅,與《宮墻柳》《行止晚》并稱為「知乎三絕」。七月荔也借助知乎平臺成為一位專職作家。2021年,于正團隊向知乎買下《洗鉛華》的影視劇改編權,并邀請原作者七月荔擔任編劇,用兩年時間完成了S級劇集《為有暗香來》的制作。
與原著相比,劇集雖然調整了一些基礎設定,但比較完整地保留了故事的精神內容。在惡女重生,唯求保命的差異化設定下,女主華淺與仲溪午、仲夜闌、華戎舟三個男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將讀者和觀眾代入了三種現實中常見的情感境遇。惡毒女配開始行善積德的反差背后,埋藏著一部更能觸及觀眾靈魂的女主情感成長史。
在知乎構建的「問答—故事—IP」鏈路下,越來越多像《洗鉛華》一樣的鹽言故事進入到影視開發階段。與《為有暗香來》與《為有暗香來》同期,騰訊視頻也推出了根據知乎故事《謀妻》改編的短劇《讓一讓,公主》。在此之前,《噓!看手機》《第四審訊室》《王妃萬福》等鹽言故事改編的故事也已經播出。
隨著網文IP影視化周期逐漸縮短,知乎鹽言故事影視化價值的釋放也將進一步提速。《慶余年》2009年完結,到2019年劇集才播出,中間相隔10年。《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網文改編的影視熱劇,主要是2016年前完結的網文作品,中間相隔5年。
現在,網文IP影視化的周期已經縮短至3年。從《洗鉛華》2020年簽約知乎鹽言故事到2023年《為有暗香來》正好相隔3年。而《活在真空里》《消失的兇手》《同學少年》《花市街》等比《洗鉛華》更晚走紅的鹽言故事也都已經進入到影視化過程中。
待挖掘的故事富礦
影視化周期縮短和短劇等新內容形式的出現,共同刺激了影視行業對知乎鹽言故事IP的挖掘。相比于傳統的網文,鹽言故事的篇幅更短小、內容更多樣、現實感更強,也具備能夠進行靈活改編的簡單世界觀。同時,知乎上聚集的不同專業、興趣背景的創作者也提供了一個孕育多樣化腦洞的溫床。
每一個提問,都有可能打開一個可以影視化的腦洞。甚至在同樣的背景下,會衍生出不同的故事創作。「歷史上有哪些下落不明的神秘人物?」的提問下,有一則2022年發布的故事,故事背景與《歡顏》一致,都是從蘇區運黃金去上海,卻講出了一個與《歡顏》不同的破案尋金故事。
知乎所服務的新職人群體,給鹽言故事帶來了更多貼近現實生活的題材。優酷微短劇《心理探險家》便是改編自一位心理咨詢師在知乎的付費連載作品《說出你的秘密:一位心理咨詢師的人性記錄》。知乎創作者李鴻政醫生寫出了熱度超千萬的醫療單元故事《急診見聞》。
這些故事普遍都具備與《洗鉛華》一樣的特質,在不同故事架構的背后,有著映照現實的情緒沖擊力。讓觀眾在較短的篇幅內,產生更強的獲得感。就像《我們的遠大前程》試圖給「老家的前任會比我過得好么」一個答案。而這也是不少小鎮青年內心會去追尋的一個答案。
同時,短小精悍的內容體量迎合了讀者快節奏消費內容的需求。就像知乎副總裁、付費閱讀事業部負責人范俊梅所說,區別于長網文,短故事能夠在極短時間內為讀者提供情緒價值,而相對于同樣是殺時間的短視頻,短故事更多會產生回味感,而不是疲勞感,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短故事領域積累了一批原生的忠實讀者。
「輕量級、創新性、類型化,并且有點先鋒性」的知乎內容同樣是影視行業當下所迫切需要的。從目前已經改編的《洗鉛華》《紅袖暗衛》《謀妻》等作品來看,篇幅短小,往往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的知乎鹽言故事,相對更容易對設定進行拓展,也能同時適配長短劇的不同改編要求,滿足用戶對不同劇集內容的消費需求。
社區提供的持久動力
從問答到故事再到IP,是一條專屬于知乎鹽言故事的內容創作路徑。專業的問答社區聚集了有更強表達欲望的新職人群體和最豐富多樣的問題。當某一個問題指向一個大開腦洞的有趣方向時,會激活這個群體的表達欲。他們會從自己的專業背景、興趣愛好的出發,將一個新奇的腦洞拓展為一個完整的短篇作品。
作家馬伯庸在知乎上回答過一個「如果你來給《刺客信條》寫劇情,你會把背景設定在哪」的問題。最后這個回答被延展成為馬伯庸的一部小說,然后又被改編成了火爆一時的劇集《長安十二時辰》。現在,通過走通「問答—故事—IP」的開發鏈路,知乎鹽言故事的創作者能夠更高效地走完馬伯庸經歷的這個過程。
其中,問答社區為這條路徑的高效運轉提供了動力來源。范俊梅認為,知乎鹽言故事有別于長網文的一大特點是用戶讀完后的互動性非常強。因為長網文的字數基本都在幾百萬字,大家對一個情節的討論是分散的。但是短故事可以即刻看到彈評,讀者的討論是非常熱烈和集中的。
用戶的互動熱情激發了更多創作者的創作沖動。靜楓紙鳶一個2000字的回答被知乎用戶一路催更,最終成了6萬字的知乎故事大賽獲獎小說《月圓之夜》。此外,知乎對帶來幫助、開闊眼界、引發共鳴等內容獲得感的強調,也引導著作者將自身經歷融入作品,創作出更具社會性、真實性,更有質感的故事。
如果把社區看做是發動機引擎,那么知乎從鹽選會員到鹽言故事平臺的進化,就是搭乘風力的螺旋槳和機翼。2019年,知乎上線鹽選會員付費服務體系,加速了社區孵化故事向付費故事內容庫的演變,4年時間里,知乎短篇故事逐步成為賽道引領者。2023年,知乎推出「鹽言故事」App,故事從知乎社區母體中進一步獨立出來,獲得更大的探索自由度和空間。知乎社區、鹽選會員、鹽言故事,共同組成了平臺挖掘和孵化更多故事的上升體系,讓不同背景的創作者得以在知乎社區中脫穎而出,通過圖書、影視、廣播劇的開發將自己的作品影響力向全網進行輻射,并獲得商業收益上的保證。
此外,知乎每年舉辦面向全網創作者的故事大賽。知乎故事大賽的獲獎作品一直是影視行業爭奪的焦點。牛角青年的作品《同學少年》在知乎故事大賽上獲獎一個月后,就賣出了影視改編權。另一部獲獎作品《花市街》也是在知乎故事大賽上脫穎而出,獲得作家紫金陳點贊,快速賣出了影視改編權。
無論是對渴求優質故事的影視行業而言,還是對渴望更高適配度創作土壤的創作者來說,走通「問答—故事—IP」鏈路的知乎都是一個值得被更深入挖掘的富礦。就像范俊梅所說,「短故事業務遠遠沒有到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