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鳥哥筆記(ID:niaoge8),作者:花花小萌主,授權轉載發布。
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模首次突破十億,用戶使用率高達94.8%。而2022年末,全國人口數約為14.12億人。在抖音、快手、視頻號等各大平臺的競爭下,這是一個全民短視頻的時代,每天在消亡舊的賬號,也在產生新的賬號。就像剛剛過去的9月,視頻號中的生活榜,就沖出一匹意想不到的黑馬。
@鄉村晶晶婆媳日常,一個看著土氣、聽著也土氣的名稱,是9月生活榜榜單第二。根據新榜相關數據顯示,該博主共計發布24支作品,累計獲得推薦209.28w,獲得轉發28.73w,獲得評論28.73w,有17個作品獲得10w+推薦。讓人意外的是,該賬號8月16日首更,截至9月,僅僅運營了46天。
如此迅速的起號,讓我們不得不好奇,@鄉村晶晶婆媳日常到底是個什么存在?
來源:視頻號截圖
關于@鄉村晶晶婆媳日常
僅從賬號顧名思義,我們就可以發現,@鄉村晶晶婆媳日常主要展現的是婆媳相處的家長里短。
1.人設
從@鄉村晶晶婆媳日常的視頻中,目前出境的人物大致是四個:
晶晶:家庭中的二嫂,視頻的主人公,包子般的軟弱性子,沒什么主意,耳根子軟,是一只軟柿子,經常被婆婆拿捏,但也有偶爾爆發的時刻。網友常常怒其不爭,又為其偶爾的據理力爭拍手叫好。
婆婆:尖酸刻薄小心機,欺軟怕硬愛作妖,偏愛小兒子,幾乎婆婆能有的缺點,都或多或少帶一點,總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行為。
大嫂:仗義執言明是非,唯一能夠鎮得住婆婆的人,主意正三觀正,嘴硬心軟有長嫂風范。
小叔子:出場較少,但也給人一種不懂事不靠譜,被寵壞愛啃老的形象。
出境的人物目前來說,人設都立得穩穩的。
2.內容
再來看內容,在@鄉村晶晶婆媳日常的作品中,內容有幾個關鍵詞,鄉村、日常、婆媳,運用夸張手段,展示著家庭中,人的復雜性和關系的多樣性。
視頻中,晶晶將婆婆伺候得像皇太后,得到的卻是婆婆的理所當然和得寸進尺;譬如,婆婆為了幫助三兒子還債,竟然要求晶晶回娘家去要錢,而晶晶呢,軟弱地執行,還好遇到了大嫂。大嫂阻止了婆婆對晶晶的荒唐要求,但嘴硬心軟的她還是去銀行取了錢給小叔子送去。
在整個故事中,晶晶的愚孝、婆婆的刻薄、大嫂的仗義、小叔子的不靠譜,都體現得淋漓盡致。看得網友恨不得沖進視頻,充當正義之士。
3.情緒
從作品內容中,我們發現,網友最多的情緒就是生氣,對晶晶的包子性格生氣,對婆婆的不知好歹生氣……用一句話說,就是“網友的乳腺也是乳腺”,我們看以下評論:
婆婆演的好,看的我好想揍她;
老婆婆太壞了,那好讓她去哪,就嘴好,讓她去一邊吧;
這老婆子太不是人揍的,欺軟怕硬,就得大嫂治她;
晶晶太窩囊了,不挨欺負就怪了;
這屬于愚孝,自己沒有主見,別人幫不了你,這樣的婆婆讓她有多遠走多遠。
……
這些評論里,都可以看出生氣憤怒的影子,但是呢,越生氣還越想看,越生氣越想傾述,就越引起傳播。相關研究表明,憤怒情緒更易在社交網絡中傳播。
這個判斷來自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先進網絡分析研究小組的一次研究實驗,首先收集了20萬名微博用戶的7000萬條微博,并將互相@的人用線條連接,同時為了確保這種互動的可靠性,只有超過30次的@才會被計算在內;然后,分析了每條微博中包含的情緒,他們將這些情緒分為四類:喜悅、悲傷、憤怒或惡心;最后,分析這些情緒是如何傳播的。
得出的結果便是:憤怒情緒的相關性最大。比如,你的微博好友發了一條泄憤的微博,你也更容易跟著憤怒起來。
@鄉村晶晶婆媳日常 成為爆款賬號的原因
爆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但也總有跡可循,我們不妨淺探一下其成為黑馬的原因有哪些?
1. 視頻號的用戶及傳播屬性
短視頻最大的作用,是一個信息娛樂化的作用,所以,視頻號平臺內容類型的喜好度,主要還是偏泛娛樂為主,尤其是符合中老年用戶群體的情感視頻。
通過相關數據,視頻號的主要人群以三四線的老年為主,一二線老年為輔,然后才是中年人、年輕人……也就是說,視頻號的真正活躍人群是三四線中老年用戶群體,他們是視頻號內容消費的主要活躍者,而這群中老年人,都特別熱衷于家長里短,因為他們也正處于這樣的關系中。
而視頻號的傳播屬性中,其傳播形態是通過轉發朋友圈、微信群、公眾號、朋友點贊等好友關系裂變形式傳播的時候,視頻號的用戶人群就等于微信的人群。目前來說,微信群的家庭關系是最為牢固的。
2.內容矛盾的斗爭性、故事性
婆媳關系自古以來一直被津津樂道,成為類似永恒的話題,這是因為這種關系的矛盾性一直未被解決,而矛盾意味著斗爭。
所謂的斗爭性,是我們伴隨著人類遠古生存競爭而來的一種能力,在心理學中叫做”應激狀態” 是指當機體遇到危險或生存威脅時,生理和心理被調動出來的一種緊急的戰斗性應激狀態。
另外,聽故事,尤其是充滿了斗爭性的故事,是人的天性,羅伯特·麥基所著的《故事》中是這樣描述的:“人們對故事的嗜好反映了人類對捕捉人生模式的深層需求,這不僅僅是一種純粹的知識實踐,而且是一種非常個人化的、非常情感化的體驗。”就像很多品牌都要講故事,就是因為故事天然具備極強的“傳播基因”。
基于內容矛盾的斗爭性、故事性,從而形成可理解的情感性,可傳播的話題性,可記憶的共鳴性。@鄉村晶晶婆媳日常看上去夸張,但真正的生活,或許更夸張。
3.用戶對社會關系的四感
@鄉村晶晶婆媳日常作品的受眾,會因劇情憤怒,會因劇情稱贊,他們其實在內容中尋找著四感。
一是邊界感,婆婆和媳婦的邊界感,付出從來不是理所當然,而是雙向奔赴,當婆婆超越邊界的行為被軟弱的晶晶一再容忍,就引起了用戶對邊界感的捍衛,從而產生憤怒的情緒。
二是融入感,關系的榮辱感,婆婆不是媽,融入不但是晶晶,還有婆婆,即使作品內容的矛盾性很大,結局總是回歸到家和萬事興,這也是用戶對融入感的一種傾向性。
三是認同感,作品中的大嫂似乎充當著很多網友的嘴替,面對婆婆的尖酸刻薄,面對晶晶的沒有主見,總是仗義執言,這個家沒有大嫂,恐怕得散,對大嫂的認同感,也是很多用戶關注該賬號的原因之一。
四是歸屬感,被看見,被接納,被重視,被包容,這才是真正的歸屬感。作品中,晶晶的付出大家都看見了,但她的歸屬感還沒被看見,就像觀眾期待大結局一樣,看著@鄉村晶晶婆媳日常,期待歸屬感的到來。
來源:視頻號截圖
當然,@鄉村晶晶婆媳日常,能夠在9月成為黑馬的原因,還有時間節點的助力,中秋國慶假期雙節連放,讓很多人對視頻號的依賴及家庭類內容的賬號比平時的頻率更高。
有一句話說,把握事物內部聯系,抓住事物主要矛盾,事情就好辦了。對于@鄉村晶晶婆媳日常也是如此,抓住了家長里短傳播性的內部聯系,抓住家長里短的主要矛盾,成為了9月的爆紅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