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云白,海藍浪白……藍白之色,就像是大自然的本初之色。
南宋匠人們用藍草,把天和海的顏色印染在棉布上,代代流傳,終在明清成為了人間最常見的顏色。藍印花布制作的襁褓、衣物、被面……從出生到嫁娶到去世,伴隨著普通百姓們度過一世的時光,也獲得了“衣被天下”的贊譽。
一件藍印花布,在染色時由綠變藍、由藍轉青,不斷氧化不斷顏色加深;在人們的使用過程中,又逐漸磨損褪色,卻因沾染生活氣息而愈發(fā)清美。外國友人曾對吳元新說:“藍印花布是有生命的”。
身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多年來,吳元新輾轉21個省份,收集來近5萬件藍印花物件。對著這些千姿百態(tài)的藍印花布,吳元新對藝術大師張仃所說的“清新之氣,自由之氣,欣欣向榮之氣”,更是感受深刻。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藍印花布的藍白之色,能在人間重新“活”起來。
“土布”和“洋布”
吳元新和藍印花布打了一輩子交道了。
從小開始,奶奶紡紗、母親織布、父親染色的畫面,就是吳元新記憶里最深的底色。吳元新的家雖在江蘇啟東城區(qū)內(nèi),卻是保有土地的地道農(nóng)民。就像課本里典型的“男耕女織”家庭一樣,吳元新的長輩們在江南土地上輪種著稻棉,衣食自給。
直到上中學,吳元新才發(fā)現(xiàn),原來城里的孩子穿的都是用“布票”買來的、機器紡織的“洋布”。再看看自己身上的“土布”,少年吳元新突然覺得有些自卑和不好意思。母親安慰他:“這是我們自己織出來的布,我們只要穿得干干凈凈的,不比他們差。”懵懵懂懂的吳元新也就沒有多想。
1976年,吳元新初中畢業(yè)時,當?shù)亟M織了一批原來從事印染的小業(yè)主,建立了一個藍印花布的印染作坊,一邊幫老百姓染布,一邊做一些出口外貿(mào)的產(chǎn)品。
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十六七歲的吳元新覺得自己紡紗、自己織布、自己印染,會是一份“好玩”的工作,于是第一個報名進入了印染作坊。但真正跟制作工藝打起交道來,才發(fā)覺每天重復做著同樣的事是多么枯燥無趣。更何況,在那個重工業(yè)更受重視、紡織業(yè)正在被機器替代的年代,手工印染實在不是什么讓人向往的工作,甚至讓吳元新有些“抬不起頭”。
吳元新打起了退堂鼓,覺得自己還年輕,不如趁早換一個工作。母親同他說:“條條蛇都是咬人的。”哪個行業(yè)都不容易,都要付出,而“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學會了一門手藝,一輩子都能生存。
吳元新把母親的話聽了進去,開始正視這份工作,沉下心學習。“當我真正學下去的時候,感覺有學不完的東西。我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染坊,最后一個出來的。”
當時有客商來采購,吳元新和同事們穿著的確良“洋布”接待,客商反而穿著他們看不上的“土布”。但那些“土布”做成了衣服,穿在他們身上,怎么顯得比“洋布”還時尚?吳元新心底想著:“土布”好像也不那么“土”嘛。
“一個人”的傳承
1982年,在單位的支持下,吳元新考入宜興陶瓷學校美術專業(yè)。3年學習中,吳元新沒有和陶瓷結緣,反而因為從陶瓷等技藝上借鑒、琢磨藍印花布的紋樣創(chuàng)新,成為圖案畫得最好的學生。畢業(yè)后,吳元新留校教授圖案設計,還帶動學生們集思廣益。他把設計出來的紋樣寄回原來的印染廠里,給學生們換取報酬。
1987年,全國第一家旅游工藝品研究所在南通籌建,藍印花布成為其中一項研究內(nèi)容。吳元新應聘而歸,一頭扎在藍印花布的紋樣設計研究中。
早在印染廠工作時,為了滿足客商對紋樣設計的要求,吳元新就經(jīng)常走街串巷,或是通過親朋好友聯(lián)系,收集民間流傳下來的藍印花布實物,仿制紋樣,再重新組合。
有時他聽到某地有藍印花布,趕過去時,卻是老人已經(jīng)過世,生前吃穿用度的物品按照習俗一并都燒去了。次數(shù)多了之后,吳元新開始覺得有些不是滋味,一種對藍印花布的情感和責任感悄然在心底發(fā)芽:要和時間賽跑,把民間流傳著的藍印花布都“搶”下來。
1996年,研究所被一家鞋帽廠兼并,他從事了10年的藍印花布研究設計崗位將不復存在,整個南通可能也就剩下二三十位師傅。36歲的吳元新第三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跟著鞋帽廠轉行,意味著穩(wěn)定的“鐵飯碗”。但是36年前在吳元新心中播下的藍印花布“種子”,已經(jīng)慢慢長成了一棵大樹。反復思量之下,他終究無法放下藍印花布,選擇了最為艱難的一條路:帶著藍印花布“下海”。
當年,他的藏品曾被客商借去上海進行展覽。受此啟發(fā),吳元新耗盡幾乎全部家產(chǎn),在南通一家公園內(nèi)租下三間房子,辦起了自己的“南通藍印花布藝術館”。
白天,他在館里接待參觀游客;晚上,就設計紋樣和產(chǎn)品,或者兼職為廣告公司干活。每到周末,吳元新就把藍印花布產(chǎn)品送到上海去交易。為了省錢,他坐晚上出發(fā)的輪船,第二天白天到上海,交易完當天就返回。
如此三年,藝術館終于實現(xiàn)收支平衡,能夠“活下去”了。2002年,南通市政府投資在新址上擴建了“藍印花布博物館”。2006年,吳元新成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首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
“活著”的藍印花布
吳元新深知,藝術館也好、博物館也好,“從娘胎里就是要創(chuàng)新的”,只有做出現(xiàn)代人能夠接受的新產(chǎn)品,才有存活的可能。
吳元新將其稱之為“活態(tài)傳承”:只有確確實實被老百姓所使用、在市場中經(jīng)受住驗證,而不是放在博物館里只供人參觀的,才是真正的傳承。
他的女兒吳靈姝對此有著自己的見解。在北京上大學時,吳靈姝對回家傳承藍印花布沒有一點興趣,只想留在北京工作。小時候,家里堆滿了父親收集來的藍印花布,忙的時候甚至顧不上她吃飯。吳靈姝委屈地問:“到底我是你女兒,還是藍印花布是你女兒?”
臨近女兒畢業(yè),吳元新帶女兒走訪曾給他莫大支持的作家、藝術家朋友,“出動”馮驥才、韓美林等大師幫他做“說客”。在張仃家中,吳靈姝見到大師日常起居都穿著藍印花布衣物,忽然覺著有種特別的神采。她同意回來試試。
刻板、刮漿、染色……吳元新堅持著傳統(tǒng)手工工藝,為每塊藍印花布賦予獨特的“靈魂”。他把傳統(tǒng)形容成放風箏的“線”,女兒用專業(yè)思路和年輕人的眼光設計出來的紋樣和產(chǎn)品,就是在天上靈動的風箏,把藍印花布帶向更高、更遠的地方。
去年,女兒帶著自家一套三件產(chǎn)品在抖音參加了一場直播。吳元新本以為能賣出個十幾二十套就不錯了,沒想到上架的200套直接秒光,后面再加的300套也全部售罄。一場直播下來,銷售量差不多達到全年線下銷售的兩成。
后來,他與學生林棲創(chuàng)立的服裝品牌“生活在左”合作,開發(fā)藍印花布服飾,在抖音上同樣銷量可觀。數(shù)據(jù)顯示,僅半年時間,通過抖音短視頻和直播,服裝品牌“生活在左”(抖音號@生活在左)與吳元新合作的2款藍印花服飾,成交額突破200萬元。
吳元新表示,林棲對傳統(tǒng)藍印花布在制作上做了創(chuàng)新,讓藍印花被更多年輕人了解。自己與林棲合作將藍印花布的工藝運用到服飾設計上,合作推出的藍印花布系列服飾,已經(jīng)走上了國際舞臺。
吳元新恍然大悟,原來年輕人玩的東西有這么大的影響力。他也開始琢磨著在抖音上做一做傳播和電商,讓博物館里的展品跟更多人見面。94歲還在紡紗的母親、牙牙學語時就會說“藍印花布”的外孫女,在吳元新的抖音短視頻里都是藍印花布的活名片。
吳元新一直記得一個故事:在啟東,有次他正好碰見一位老奶奶在晾曬藍印花布,有小時候穿的布襖,也有出嫁時的被面枕套。枕套本來有一對,分別是藍底白花和白底藍花,梅蘭竹菊的紋樣象征著四季幸福。枕套中的一只已經(jīng)在老伴去世時被“帶走”了,剩下那只也要在老奶奶去世時“帶走”。吳元新登門拜訪八九次,請老奶奶的子孫后輩多次做工作。他對老奶奶說:“如果你把它們‘帶走’了,你的故事只有一個人知道,但如果留在我的博物館里,你的故事就會有更多人知道。”
看著手上那方小小的手機屏幕,吳元新心中明白,現(xiàn)在會有千千萬萬人知道藍印花布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