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國內新能源車、鋰電產業鏈全面開花,加速內卷,甚至部分細分領域已經進入全面過剩周期。尋找新增長點,打開新市場,消化產能,出海國際成為繞不開的新戰場。
而這,正是黃國濱最擅長的領域。
從中金(1999年至2011年,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到高盛(2011年至2015年,高盛中國大工業組主管),再到摩根大通(前摩根大通中國CEO),國內外頂級投行近30年行業浸入,他牽頭執行了大量私有化、融資和并購項目,涉及交易額超過5000億美元,這給了他足夠深刻的國際化視野、智慧和閱歷。
2023年10月下旬,圍繞新能源國際化的一系列問題,新能源產業家在中國香港專訪了黃國濱本人。
以下是對話內容:
一、新能源國際化的必要性和思維誤區
新能源產業家:新能源必須出海嗎,出海很難嗎?現在行業觀點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新能源企業先做好國內再出海,另一種是新能源企業沒有出海能力不用看,不能出海的會全部完蛋,您怎么看這兩種觀點?
黃國濱:我舉個直白一點的比喻,你長得再美,別人就是不帶你參加party怎么辦 ?
我們工業化進程啟動晚,但并非沒有單點突破的能力,結果燃油車時代王者依然是歐美日,為什么,因為產品定義、游戲規則是人家說了算。這是同質問題。
從化石能源到新能源的轉變過程,現在規則全變了。我們基礎并不差,這是絕佳時機參與游戲,掌握話語權。
新能源產業家:關于您說的這個話語權,有句話叫“一流的企業建立規則,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三流的企業做產品”,您怎么看?
黃國濱:規則不是憑空出來的。沒有有競爭力的產品,哪里來的規則建構?但只埋頭做產品也不行,還得抬頭看看路,時機也很重要。
新能源產業家:這個時機,您指的是產能時機嗎?其實現在國內產能過剩比較明顯了。
黃國濱:當下是國內成本項,國外利潤項。出海不是為了去產能,去圈一波快錢,也不是簡單給資本市場講個故事,真正有國際化野心的企業家,會看到這個時間窗口的重要性,也需要建立一整套配套的底層認知和方法論。
新能源產業家:怎么理解國內成本項,國外利潤項?
黃國濱:這是產業發展規律決定的。新能源行業起最主要決定作用的勢能是供需大周期。
現在已經進入產能超級過剩周期。上一輪原創的概念創新、技術創新已經接近尾聲,越來越同質化,必然出現低價競爭、甚至虧本競爭。
比如鋰電產業鏈產能出清會非常漫長。寧德時代的產能利用率都已經60%了(據寧德時代2023年半年報,產能利用率60.5%),其他企業的壓力可想而知。而當寧德努力把產能拉滿時,市場又會被充分擠壓。在相當長一段時間產能如果太過剩,就容易出現賣不出價格的問題。
再者,這個行業本身的特性很殘酷,資本開支按億算,營收、利潤按照厘算,一步錯了就很難回頭。所以國內搶市場,出海搶利潤至少是當下這個周期很多企業已經在做的必選項。
新能源產業家:我們調研中發現,有的新能源企業,比如在德國的工廠,碰到很多阻礙,時間也延后很久,在波蘭的工廠也受到一些挫折。
黃國濱: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如果從類型作簡易區分,貨品出海、供應鏈出海、品牌出海、標準出海,每一步都不太一樣。尤其是像新能源供應鏈企業,有很強重資產投入型的,上面提到的企業遭遇的問題,一定不是一個單點引起,也不是一個單點能去解決的。
如果看具體的因素,目的地國家選擇、國家關系、地方政府政策法規、地方文化融入、人才及用工、供應鏈配套、碳足跡追溯、成本核算等等有很多。
但這些都是術層面的know- how,底層的原則觀念不改,以上這些點的具體執行動作可能都會出問題。
新能源產業家:那對比看的話,過去或者說現在正在進行的出海探索,存在哪些思維誤區呢?
黃國濱:純粹的打仗思維,不是打贏就是失敗,上來就想“大獲全勝、趕盡殺絕”“大樹底下寸草不生”,這些觀念從產業發展規律上其實很難長久做到,任何產業都是在不斷進化,技術競爭永無止境。
長遠來看,對企業自身發展是弊大于利,思考如何在關鍵的歷史窗口占據一個有力的生態位,可能更合適。
新能源產業家:簡單總結的話,不要有一種“掠奪感”觀念,而是“合作感”,可以這么理解嗎?
黃國濱:是的,新能源國際化不是爭當世界卷王。一定是尋找1+1>2的合作共贏路徑。培養出一個生態,一個產業鏈,不僅僅是帶動上下游進化出細分的技術、工藝的積累,帶動的就業、稅收這些都是隨之而來的。
二、新能源國際化方法論:觀勢、明道 、解術
新能源產業家:您這個底層認知結構和方法論是什么?
黃國濱:這個很系統,簡單概括:1. 觀勢,2. 明道,3. 解術。
首先要對幾個大趨勢有清晰的把握。
1. 產業發展趨勢上,要看到出海的急迫性和必要性。未來5~10年,對中國企業家是一個巨大的窗口期,也是挑戰期。國內新能源產能過剩已經非常明顯。
2. 歷史發展趨勢上,這個窗口期錯過了歷史不會給第二次。
另外,新能源對中國和其他外國企業來說,都是新事物,大家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因為這個領域創業的人,是一個世界的人。很多人是同時在國內學習,同時接受海外教育,交流非常充分。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是在同一起跑線上。
甚至一些細分領域已經是站在一個領先的位置上。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的排名,前10里中國企業占據6個,第一第二都是中國的(寧德時代、比亞迪)。
再看2022年儲能集成商,北美市場市占率前三名是:特斯拉25%、Fluence22%和陽光電源13%。如果按照全球口徑,前5里面中國已經占據3席(依次是陽光電源16%、Fluence14%、 特斯拉14%、華為9%、比亞迪9%)。
新能源產業家:其實除了這些巨頭,也有不少成長型企業出海也做的蠻不錯的。
黃國濱:是的。比如上海有一家企業,它們是做家庭智能充電服務提供商的,也在做海外,他們海外銷售占比20%。兩年時間,從零到20%,在泰國等市場份額遙遙領先。
新能源產業家:都是看到了出海的大趨勢。
黃國濱:對。另外一個大勢是中國一定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所以對企業來說,走出去也是為了更好地走回來。出海的過程中,國外先進的地方,也可以學以致用。
但這個窗口期不會很長。從產業發展周期上,和遭遇國外擠壓或者貿易保護,不管是立法還是當地的產業政策保護上,幾重重合下的時間窗口周期,是這波年輕企業家應該抓住的機會。
新能源產業家:幾重重合的時間窗口,具體時間怎么測算呢?
黃國濱:這個不存在一個通用計算公式,可以研究幾個大的行業,以史為鑒。舉個例子,某國內大型企業有規模地進入歐洲市場在2000年左右。中間經歷過一段甜蜜期,2012年其實美國就提出了針對性的報告。
新能源產業家:您剛剛提到的第二點是明道,這個道具體怎么理解?是具體包括哪些出海的底層原則嗎?
黃國濱:如果只挑最重要一條的話,企業家要懂得產業生態的威力。在當地建立一個共贏生態,我們經常講的global local company,local social responsibility。
什么叫產業生態?在當地拿地建工廠賣貨賺了很多錢這不是生態,單有一個好的產品這也不叫生態。產業生態的最大作用是讓大家離不開,它是一群企業合作共贏的產物。
我們以蘋果為例,蘋果入華后在中國的重要作用不僅僅是帶來了優秀的電子產品,還有利用龍頭優勢刺激、扶持了本土上百家消費電子產業鏈公司的崛起。
一個好的產業生態具備幾個核心特征:
1. 有一個龍頭企業,能夠研發出好產品,適應當地需要。
2. 起步要早,占據先機。
3.帶動了產業鏈,當地受益。特斯拉入華,在上海臨港建廠也可以這么去分析。
產業的護城河分為3種:生態、網絡、和規模。產業史上,很多東西在短期、中期和長期,對錯是會互相顛倒的。要有更長遠的眼光去戰略布局。
如果對產業史有系統了解,Oracle的崛起,日本電器的衰落這些都是反映了同一個道理。能夠認清行業本質的企業家,會非常快地利用相應策略拿下市場。如果做不到,哪怕是巨頭也會被一步步蠶食。
當下中國不少企業已經具備巨大的規模和成本優勢,但這些如何轉化成更具護城河的競爭因素,如何出海的同時,既享受了當地的稅收、人才、廠房補貼等,同時能夠在當地建立起一個產業生態反哺當地,是新一代企業家們需要認真思考的。
退一步說,當一個對兩國都有益的足夠強大的有生態且開放的系統出現時,就算國際環境焦灼時,企業也可以為自己爭得更多談判籌碼。
新能源產業家:新能源行業也存在建立這種生態的可能嗎?
黃國濱:存在。比如在快充領域,換電要求換電站、電池和電動車,三者規格一致,這個形成生態是最容易的。換電有網絡效應,你的換電站越多,人家越傾向于用你家的電池,買符合你家電池規格的電動車。
沙特當地的充電樁,攝影:黃國濱
新能源產業家:這次拉斯維加斯儲能展,我們跟一些企業調研發現,出海成功的產品至少外觀上得像個“當地企業做的當地人用的產品”,而不是中國企業產的產品簡單貼牌過去。您怎么看這個觀點?
黃國濱:首先,要想做好國際化,任何產品都要遵循產品規律。
產品規律,是指產品要符合用戶的使用和消費習慣,北美、歐洲、澳洲甚至中東的自然資源稟賦、產品需求、用戶習慣都會有些不同,不是一款通用產品就能搞定的。
當下的國際環境,逆全球化、供應鏈本地化的趨勢很明顯,所以更不可能有這個捷徑國內生產國外直接傾銷。
怎么符合規律,還是要多走出去,跟當地有更強的鏈接和調研,不能只在國內。不存在拍腦袋就能出來的好產品。
2023年10月,參加FII期間,黃國濱(左一)在沙特當地了解中國新能源企業出海具體情況
新能源產業家:以上您講的這些都是共性的認知和道理,好像對每一個企業都適用,但感覺有點空,怎么具體落地呢?
黃國濱:中國企業國際化,不是從新能源開始的,歷史的經驗不一定是照搬,但可以學習借鑒,特別要汲取那些失敗案例的教訓。
三、案例解析:三代卷王的出海啟示
新能源產業家:過去20年內,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一直保持高增長,每年的對外直接投資金額從2002年的27億美金增加到2021年的近1800億美金,同時每年對外直接投資金額自2012年來已經連續十年保持世界前三的地位。
“術”是能力,術是智慧轉化為具體的方法,360行皆有不同的方法和經驗,有不同的針對性,但是確有精妙的相通之處。
新能源產業家:講完了通識的,我們可以更具體地結合一些案例來講講術層面的經驗之談?
黃國濱:通俗一點講,有幾個原則。
首先,要有明確的國際化戰略,不是似是而非地做國際化,也不是口號上喊著要做國際化,為了國際化而國際化。
其次,盡量不要單打獨斗,企業帶著政府走出去是一種很好的合作模式。中國企業走出去,不是一個個體,而應該是一群人出去,帶著一個生態走出去,或者到當地聯合建立一種生態。
第三,要謙虛學習取經。從工業化和國際化進程來講,中國企業都是后來者,歐美企業走過的路,積累的一些好的經驗還是很值得學習。
比如日產和東風合資(當時注冊資金達到167億),這是中國汽車歷史單一外商直接投資額最大的一筆,東風是中國第三大汽車制造商,日產則是日本第二大汽車制造商。
這個案例有幾點,日本重視程度很高:人才、技術、管理經驗。中村克己總裁親自帶來了100多人的國際團隊,跟原來的東風管理團隊共同管理。中村克己擔任合資公司總裁,時任東風汽車的總經理苗圩擔任合資企業董事長,合資后的8人董事會,東風和日產各占4人。
新能源產業家:那回顧整個中資企業國際化的歷史,您會覺得哪些賽道,哪些企業家比較典型?
黃國濱:家電、智能手機再到如今的新能源,這三代企業家,堪稱三代卷王,而且有一定可參考性:
1. 都是把國內規模制造優勢發揮到極致的萬億大賽道;
2. 產業鏈都相對比較長,涉及上下游企業多;
3. 已經完成或者正在進行國際化,驗證周期已經完成或者正在路上。
可以近似對照思考。
新能源產業家:家電算第一代卷王了,您怎么看他們的國際化戰略?有哪些很值得研究的標的嗎?
黃國濱:任何時候,我們都盡量用數據,用產業規律底層去說話,不要純粹感性或者經驗主義判斷一個企業在某一領域做得好不好。
舉個例子,家電領域,海爾的國際化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樣本:
1. 你可以查下海爾智家今天的股價,這應該是A+H兩地上市股價價差最小的一家企業;
2. 2022年,海爾智家的海外業務收入占比高達52%。
基于這兩點可以說,海爾這些年的國際化充分得到了海外投資者的認可,這個標的是很值得研究的。
新能源產業家:海爾具體有哪些值得學的地方嗎?
黃國濱:其實海爾當時收購GEA的背景也是很相似的。
1. 首先為了提高市占率,2014年海爾在美國整體市場的占有率約為6.0%,還有待進一步開發,國內市場已經相對內卷了。
2. 其次提高品牌,擴大全球影響力。
具體操作上,海外并購,海外投資(建廠等),多品牌策略。
海外并購上,不斷并購優質資產,并且讓他們煥發新活力。2011年收購日本三洋電機,2016年54億美元收購GE旗下家電業務(GEA),2019年收購Candy。
并購后,海爾能夠比較好地管理這些優質資產。海爾一直提倡融合而不是統治,在這個觀念下,比如收購GE家電業務(GEA)后,海爾沒有更換GE的設備,沒有空降管理者,GEA業務僅僅一年就扭虧為盈了。
原公司副總裁兼CTO凱文·諾蘭(Kevin Nolan)作為新任CEO,給予了比較大的自由權。諾蘭成立的決策委員會包括了原來通用的高管、從寶潔挖過來的高管等。
另外,比如在新西蘭,海爾收購家電品牌裴雪派克,三年營收增長了50%,并且也在美國市場實現了突破。被收購后的董事會只有兩人來自海爾本部,剩下五人都出自原有管理層,真正實現了本土化運作。
海外投資上,海爾采取的是“先難后易”的策略:首先以自建工廠為主,進軍最為成熟、競爭更為激烈的美國市場。1999年海爾就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設立了第一個國外生產中心。
這樣既能避開關稅和貿易壁壘,同時也先用高質量的產品,搶占高端市場,然后再一步步進而輻射到發展中國家。
新能源產業家:先啃硬骨頭?
黃國濱:對,張瑞敏自己講過出海是風險,縮在國內也是風險,“如果不去啃國外市場這塊難啃的骨頭,不與高手過招,海爾整個管理體系,質保體系就不會與國際接軌。”
新能源產業家:除了海爾,美的今年8月份就披露了赴港上市的計劃,有分析認為這是美的寄希望出海來進一步對沖業績壓力?
黃國濱:美的是全球家電龍頭,過去的國際化做得一直不錯。2022年海外營收占比超過40%,毛利率23.6%,其國內業務毛利率24.7%,相差不大,而且這個營收占比和毛利數字,對比其他白電龍頭,應該都是最高的。
新能源產業家:美的的方法論和海爾一樣嗎?
黃國濱:收購上,美的也在做。收購東芝、德國庫卡、小天鵝、意大利Clivet等,但還不僅限于這些。
新能源產業家:如果僅僅是收收收,買買買的海外并購,這似乎也不是一個很難的操作,畢竟也有不少中國企業的失敗案例擺在這。金錢可以買來技術和產品,但并不一定買來影響力。
黃國濱:是,所以術的層面也是幾點,不是說有個一招鮮吃遍天,用暴發戶的思維去買或者通過資本運作蛇吞象。
術的第一點就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和全球化、正規化。比如董事會的合理權利和地位應該得到重視,喬布斯、馬斯克都有被董事會趕出公司的經歷,某個階段能力不行就下臺,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再回歸,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兒。
我們過去有不少企業的董事會形同虛設,整個企業都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家族說了算。
另外獨董不作為被罰的案例最近也有很多。比如前段時間康美藥業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再看美的,作為創始人,何享健是中國最早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和最早放權的企業家。2012年,何享健卸任集團董事長,又在不久后退出集團董事會。在“美的系”企業決策層里,已經沒有何氏家族成員,這個其實要做到并不容易。
其次,公司的激勵約束機制要完善,“橡皮圖章”這種事已經太多了。
以上幾點做得怎么樣,都會看出一個企業創始人或者核心創始團隊的格局、心胸和識人用人能力。
最后一點是文化建設。這個聽起來有點虛,但我陪跑服務了這么多上市公司,公司能做到最后,尤其是一個全球化的大公司,一定靠的是文化認同和健康的機制推動,而不單依賴某個人。
這一點除了剛剛提到的海爾、美的等,還有很多企業都做得不錯,比如福耀玻璃。福耀高層為了融合中美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嘗試了很多方法,比如派遣美國生產主管到福耀總部交流學習,給中方員工培訓美國文化風俗習慣等。
文化不是靠硬講,而是在相處中了解、感知一個企業的價值觀。
新能源產業家:多品牌戰略,能不能再給我們舉一個收購后比較成功的案例?
黃國濱:再比如吉利收購沃爾沃。收購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直到今天,沃爾沃依然是個豪華品牌,沒人會覺得沃爾沃因為被中國企業收購品牌就掉價了。
新能源產業家:那您怎么看待安踏的多品牌戰略呢?跟吉利是一種類型嗎?
黃國濱:安踏也是多品牌。安踏收購Amer Sports,Amer之前過去10年每年增長在3%~5%,非常緩慢,但安踏收購之后,重新制定戰略,進行有效整合和執行,過去三年每年增長超過20%
但這跟吉利有所不同。吉利是讓當地管理層經營管理,被動管理型。安踏則是主動管理,安踏把管理層換了,執行董事鄭捷先生(James Zheng)擔任了CEO,也非常成功。根據每個公司情況來定。
新能源產業家:其實國內互聯網企業,電商公司出海這兩年的探索也有很多,比如TikTok在美國,印尼好像都遭到了一些阻力,拼多多也打算把Temu分拆獨立運作。您怎么看這一類企業?
黃國濱:這個要分企業不同情況來看,美國對涉及數據隱私安全的軟件非常敏感,其實任何國家都不會在涉及本國公民數據這一點上不管不顧。
一個國際化企業,應該有所準備,TikTok如果要做當地的生意,肯定要在這一點上和當地充分的交涉溝通,找到一個能讓兩方都滿意的模式。
而就Temu而言,其實提早把業務分拆獨立,不失為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新能源產業家:回歸到老本行,您如何看待資本在新一輪新能源國際化中起到的作用?
黃國濱:資本是任何產業的血液。企業家一定要把資本用好,實際上就是你怎么使用,調配資源的問題。
新能源是一個重資產投入,重研發投入的賽道,我覺得大家應該深有體會。在國際化的環節,肯定也少不了資本的助力。
新能源產業家:從業這么多年,你對想進入投行的年輕人有什么經驗之談嗎?
黃國濱:立志、熱愛、出色、做好人。要有遠大志向,我是從農村走出來一路走到現在的,我能做的,我相信中國很多普通年輕人都可以。另外一定付出你的熱愛和努力,做到努力不亞于任何人。最后,投行要面對的誘惑和壓力不少,堅持要做個好人,你才走得更遠。
四、后記:中企國際化大航海時代
3年前,在研究波音時我寫過一篇文章《為什么波音值100個蘋果》,提過一句話,“用產值來衡量波音,那就太膚淺了”。航空航天領域有句名言,“戰略高度決定一切”。波音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無數民用工業技術的母親河。這跟我們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卻硬要勒緊褲腰帶發展“兩彈一星”是一個道理。
這句話同樣可以套用到新能源國際化上,如果僅用多少營收數字來衡量國際化,就太膚淺了。
500年前,我們的先人閉關鎖國,曾經主動放棄了大海,但從建國后的“兩彈一星”到如今民營航天的火熱,開啟了大航天時代。
中企出海走向國際化,昭示著另一個陸上大航海時代的來臨。科技競爭加劇,過去幾十年成長起來的一批互聯網、新能源企業已然被推到了這一波國際化浪潮的大門口(都是規模、人口優勢發揮到極致的行業)。
如果我們從三個產業特性來看幾個典型的大國玩家——普通工業、高端工業、服務業:
美國模式:服務業+高端工業為主,缺普通工業;
德國模式:高端工業為主(面向全球市場);
中國模式:普通工業、高端工業、服務業都發展。
而從產業進化角度:
1. 先上了規模,后續一定要拓展市場。
2. 必然開始往高端上去競爭、建立規則和話語權,這些都必須指向國際化的大市場。
具體到海外一定是:產品(最好的)+服務+平臺(AIOT)。
這樣的一份邀請函,應該是任何企業家都無法拒絕的。
【來源:虎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