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和數字經濟浪潮的驅動下,數字化讓企業和市場貼合越來越緊密,市場的波動需要快速反映到企業的目標和計劃、職能的統籌以及業財的協同,因此業財數字化轉型變成了企業迫在眉睫的事情。
為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借助智能化的應用軟件去輔助分析決策,靈活性、易用性、安全性等都是企業在選擇軟件部署時重點考量的因素。
在業財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不得不提及的兩個重要工具,他們是ERP系統和EPM系統。ERP和EPM為何而生?誰能為企業業財數字化轉型給出答案?
后ERP時代來了
企業的發展階段和目標不同,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所需的信息化建設方案都不盡相同。比如企業在進入規模化運營階段,如何有效地進行生產規劃、如何協調內部資源、如何對應業務進展和財務結果、如何實施等日常事務性的運營管理工作等都是擺在企業面前的難題。
因為資源調配的不合理,信息記錄同步有誤差,很多企業都踩過坑:如因為不清楚產品生產和庫存信息導致無法兌現業務承諾而丟單;生產只顧蒙眼狂奔,但是業務進展緩慢而導致大面積的產品積壓和巨大的現金流壓力造成企業的虧損或裁員;回款情況不透明,管理層錯誤地預估經營情況而提升業務拓展力度,導致了更大的經營壓力等,諸如此類的事情層出不窮。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ERP承載著企業的期許應運而生,將生產、財務、銷售、采購、庫存等環節納入其中,充分調配和平衡資源,準確反映組織的財務和運營狀況,改善企業經營業務流程,提高過程管控,降低風險,提高市場競爭力。
ERP給諸多的企業帶來了全新的管理視野。
當企業充分地使用 ERP各個模塊后,更高的管理需求誕生了。企業不僅需要清晰地記錄經營過程,更需要在事前和事中進行更廣泛、細致有效的分析和預測,在借助核心系統中的數據來做分析和輔助決策時(過去財務更多關注內部數據),這時候擺在企業面的是一個全新的命題:面對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落實到具體的業務需求,這些數據如何幫助企業去提升管理決策水平?如何通過數據來適配各種具體的業務場景,比如如何用數據來決策下個季度的生產計劃,如何很好的預估財年的盈利情況等。
ERP在這個時候彷佛失去了魔力。
EPM開啟業財融合新趨勢
在Gartner 2020年《全球FP&A魔力象限報告》中,相關數據顯示,51%的受訪企業已經在使用EPM進行綜合財務規劃,49%的受訪企業計劃在2023年底前部署業財一體規劃預測分析。
EPM如此受到企業的青睞,他能提供一個能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的契機嗎?
EPM并非是取代ERP的新“良藥”,而是與ERP等核心軟件互相成就。EPM 產品更加注重數據層的能力,接過了“管理業務”的重任。EPM匯聚業財數據后,企業在統一平臺進行業務財務規劃、實時分析、快速反饋、智能決策。
企業高速擴張伴隨著大量的業務嘗試——如引入新的產品線,建立新工廠,投資并購等動作,業務嘗試的背后關聯的是經營風險。降低風險就要求企業不僅能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業務財務狀況,還能夠與外部市場環境結合,實時分析,互相印證,快速調整,正確決策。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財務管理部門處在了一個核心的位置,財務的職能要求也從記賬、核算、稅務處理等事務性財務,向更加注重分析、預測的業務財務、戰略性財務轉變,為企業快速的發展保駕護航。
財務和業務的聯動的效果,成為了制約企業的重要因素之一。系統間數據割裂,數據再應用使得企業很難通過現有的手段獲得準確、及時、有效的業財數據,就更別提分析、預測和輔助決策了。在這種情況下,EPM 業財一體規劃分析平臺的價值逐步顯現出來,幫助企業將戰略規劃轉化為可執行的目標,規劃業務,賦能財務。
EPM 深入銷售、生產、財務、采購、經營的每個環節,在統一平臺內,以業財核心數據為基礎,搭建多維數據模型,進行業務財務規劃、實時分析、滾動預測,形成管理報表。
企業經營的核心目標便是提高經營效益,獲得更多的經營利潤。在上一個階段中 ERP 作為信息化建設的核心,解決了企業日常事務活動的管理需求,為企業減少了大量不必要的經營損失。而在后ERP時代,EPM 更加聚焦業務管理,幫助管理人員快速、準確了解財務和運營結果是否達到預測和預計目標,分析識別關鍵趨勢,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結果,以此幫助企業快速調整,正確決策,獲得更好的經營表現。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EPM已經成為一條專業化的賽道,資本市場也紛紛看好。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10月,財務會計軟件提供商Blackline在美股上市,目前市值為55.44億美元,股價總漲幅高達475%;2017年3月,業財數據處理、分析預測工具Alteryx上市,目前市值為82.95億美元,股價總漲幅達773%;2018年10月,企業財務規劃軟件提供商Anaplan在美股上市,目前市值為76.13億美元,股價總漲幅達220%;
在國內,EPM國產化的賽道也正在加速。FONE作為國內領先的EPM業財一體規劃分析平臺產品和服務提供商,致力于為企業用戶提供一款性能強大、靈活易用、可擴展性強的 EPM 產品,在統一的平臺上進行業務規劃、分析預測、反饋決策等業財一體化管理,使企業的財、產、供、銷、人力部門方向一致,高效協同,助力企業戰略落地、規劃業務、賦能財務公司。
FONE 是國內領先的從底層平臺到上層應用,核心技術全部自主可控的 EPM 廠商。基于“底層平臺+標準化產品+行業場景應用”的模式,以高性能的底層平臺能力為核心技術壁壘,高性能的多維建模能力、分布式計算、分布式存儲、實時計算能力,FONE為客戶提供不同應用場景的產品,現已構建出較完整的EPM產品矩陣,包括FONE Planning 全面預算產品、FONE FC 合并報表產品、FONE SPM 返利/傭金管理系統EPM產品。
經過近6年發展,FONE已成為中國EPM領域的領跑者,在消費品、醫藥、汽車、制造等行業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FONE從大型企業復雜的全面預算需求切入,深耕行業,以強大的產品力獲行業頭部客戶首選。目前,已與覆蓋醫藥、汽車制造、消費品、金融等行業國內超過100家醫藥、上汽乘用車、可口可樂、海康威視等知名企業,每天超過2萬多家管理用戶,在 FONE 上進行業財規劃、分析和預測,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支持。
當今,當財務的數字化轉型逐步進入到業財融合的新階段,EPM的重要性從未如此關注。對于注重借助數字化轉型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注重精細化管理,從而贏得更多的成長空間的企業來說,能夠前瞻性認知到EPM帶來的價值,是一件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也值得企業深度思考并付諸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