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消息,熱衷于玩氫能的豐田不得不承認自家的氫燃料電池車Mirai未取得商業成功。
近日,豐田首席技術官在2023東京車展接受采訪時透露稱,由于加氫站建設非常困難,從而限制了Mirai的銷量。
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球累計已經建成加氫站達到1089座,其中中國累計建成加氫站為351座,全球占比達到32.2%,為全球最大的加氫站保有量國家。
其余建成的加氫站主要分布在日本、韓國、亞洲和北美等國際和地區,根據美國能源部替代燃料數據中心的數據,美國僅有57個加氫地點,且全部位于加州。
補能困難也成為了限制氫動力汽車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盡管氫動力轎車銷量緩慢,但豐田表示不會放棄這項技術,并決定把其放到商用車上。
實際上去年初就有一篇研究就預告了豐田當下面臨的窘境,彼時作者更是直接下結論稱:氫燃料電池在商業方面已經完全失去了機會。
該篇論文的作者并未質疑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上的可行性,而是從以下三個方面判定氫燃料電池汽車沒前途。
首先動力電池的技術發展,擠壓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生存空間。
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主流動力電池,續航突破400公里已經為常態,最新的動力電池,甚至已經突破1000公里;在補能時間方面,800V超快沖加高效電池,可以在12分鐘內充電續航500公里。
所以氫燃料電池更遠的續航、更快的補能優勢已經愈發不足。
其次,對比純電動車的落地速度,全球碳排放的時間表,已經給不了給氫燃料電池汽車足夠的時間,來解決成本和技術問題,最終完成商業化。
最后,純電動車補能網絡建設已經具備相當規模。
作者認為電動車的補能網絡,建立在全球電網基礎設施基礎之上,也就是說世界上幾乎每一個電源插座都是潛在的充電站。而氫燃料電池汽車補能,就需要另起爐灶,不僅成本高昂,在技術方面,氫燃料的儲存、運輸都還存在問題。
當時這篇論文發布后曾引來不少人的嘲諷,稱其“想當然”,然而將近兩年過去了,事實證明,氫能這條路僅靠單一玩家確實玩不轉。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