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發布了2023年度獎項評選結果,由聯想混合云云原生團隊和上海交通大學等共同申報的“面向互聯網服務的云原生運行時系統關鍵技術及其應用”項目,獲得CCF技術發明一等獎。
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成立于1962年,是國家一級學會, 屬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成員,是中國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的權威代表。CCF的年度大獎是中國計算機學術界中最高級別的獎項之一。
聯想榮獲這一高含金量的獎項,不僅是對其在云原生技術領域杰出貢獻的認可,也是對其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嘉獎。
容器資源消耗長期困擾企業發展,聯想將AI引入容器資源管理
近年來隨著云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容器技術、微服務等開發理念的帶動下,企業互聯網服務對云原生的需求不斷提升,作為中國最大的ICT設備服務提供商、最大的IT運維服務提供商聯想方案服務洞悉到,在企業IT進行大規模容器化實踐中,依然存在大規模的人為配置與運維工作。
軟件開發人員在使用Kubernetes運行容器應用時,主要通過經驗對運行應用的容器進行資源配置,配置過程中往往會為了應用的穩定性預留額外的資源,而應用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實際使用的資源量可能遠小于創建應用時配置額資源量,導致無法在實際使用中靈活、細粒度配置資源,導致無法最大化釋放出容器技術彈性靈活的優勢。伴隨著企業容器業務的規模增長,資源消耗的問題逐漸成為困擾產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聯想混合云云原生團隊基于聯想強大的IT基礎設施和大規模容器化應用開發經驗,積極探索容器資源細粒度管理與優化提升,在容器管理和微服務調度方面一直擁有技術優勢。在“云原生運行時系統關鍵技術及其應用”項目開發中,聯想混合云云原生團隊與上交大共同研究并攻克了多層級按需共享的容器封裝及啟動優化技術。實現了容器本身數據的分層技術,支持只讀數據的跨容器共享,有效減少容器開銷;實現跨函數容器的空閑容器共享技術,避免高開銷容器冷啟動。
通過對存儲、網絡、主機和業務等監控數據建模,并進行實時AI分析為容器業務提供高性能跨容器的共享存儲,提升硬件資源的利用率,降低基礎設施投入。
依靠聯想海量的IT基礎設施和容器數據訓練出的AI模型能夠精確預測容器資源實際用量,以進行不同時間跨度的資源用量預測;調度管理模塊則依據預測模塊的指令,實現容器實例資源配額的熱更新,有效降低了大規模復雜業務中容器服務頻繁啟停所帶來的資源開銷,進一步減小容器運行時的資源占用。
(聯想參與設計研發的容器管理和微服務調度)
這一技術的應用提高了IT資源利用率,更好的利用了云原生“輕快好省”的特點,并在學術研究上做出了貢獻。
持續加大創新投入,打造產學研合作新范式
近年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已經成為產業界和學界的共同命題。產學研深度融合,在宏觀層面能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在微觀層面能實現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產學研主體的深度融合,形成創新合力。
CCF的科技進步一等獎,旨在獎勵在產學研銜接上有突出貢獻,將可落地、有場景的領先技術轉化為生產場景中的實際價值,實現技術驅動產業革新迭代,推動科技進步發展的科技發明。聯想榮獲這一高含金量的獎項,不僅是對其在云原生技術領域的杰出貢獻的認可,也是對其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嘉獎。
2021年,聯想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開始并持續進行科研合作及人才培養,重點聚焦在新計算、新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方向,本次獲獎的項目正是在這一合作的框架下開始的。
在合作初期聯想混合云云原生團隊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戰,通過聯想內部項目梳理,并深入了解校方的教學特點、科研成果,以及校方具有的深厚學術研究實力以及AI智能計算經驗,幫助云原生團隊更好地定位合作的方向。因此與學校共同開展創新項目和科研合作,使得學校的科研成果能夠更好地轉化為實際產品和服務。
同時,云原生團隊還邀請了校方對團隊內進行人工智能學術研究的專題講座與合作交流,共同開展培訓和項目研究,促進雙方共同進步。通過這些努力,成功地推動了學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科研成果得到應用。同時,聯想也獲得了更多的技術支持,在云原生平臺實現與AI計算的跨領域融合。
聯想作為全球ICT行業領導企業之一,是智能化轉型的實踐者與賦能者,并以其技術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打造“技術聯想”一直是聯想的創業初心。近兩年,聯想持續加大創新投入的力度,并積極投身產學研一體化合作,將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進行有機銜接,用豐富的行業實踐經驗與前瞻的戰略眼光為產業賦能,深度推進業務場景與科學技術的融合。
新IT架構內生外化 聯想混合云屢獲權威認證
縱觀此次聯想與上交大的合作,其成功基礎離不開聯想海量的IT基礎設施和豐富的容器化應用開發經驗。截止目前,聯想集團內部運行的容器中,近40%的容器用于支持外部互聯網軟件服務,包括零售、電商和智能終端。另外,一大部分容器用于內部的各類企業級業務,包括全球領先的供應鏈業務應用、銷售運營業務系統及商機系統等,這些業務都采用容器、微服務等云原生架構。目前,聯想內部的企業IT場景中已有80%實現了云原生化。
事實上,如今的聯想已經難以用硬件企業來定義,基于20多年的IT建設和治理經驗和近20年的IT全球化路徑的探索,聯想率先實踐出“敏穩雙態”IT架構,并推出以“端-邊-云-網-智”為新IT架構的全棧全周期產品和服務,其中,聯想混合云是聯想推出的業界領先的“建-上-用-管”云上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涵蓋私有云、云原生、智能運維、多云管理4大產品為核心的產品家族。
今年7月,聯想混合云入選《混合云產業全景圖(2023)》混合云IaaS、混合云PaaS、混合多云云管和混合云場景四大方向,同時,甘肅電投紫金云云平臺項目獲評《2023年度混合云、專有云、云網優秀案例》。
甘肅電投紫金云大數據中心
聯想混合云的AIOps平臺順利通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開展的《云計算智能化運維(AIOps)能力成熟度模型 第2部分:系統和工具技術要求》【知識庫構建】模塊的優秀級評估,聯想混合云的私有云系統通過“可信云·虛擬化云平臺(先進級)”認證,代表著聯想的 AIOps和私有云相關能力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同時,作為聯想針對混合算力需求所提供的核心產品之一,聯想混合云被廣泛引用在智算中心建設和多個混合算力場景需求中。如在聯想合作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簡稱“吉利控股集團”)打造的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臺上,通過聯想混合云解決方案,該平臺的算力能夠完成12000+次/輛的虛擬安全碰撞,還能大幅降低 TCO(全周期使用成本);同時構建了多元化軟件生態。
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智能仿真平臺
本次聯想混合云再次榮獲CCF技術發明獎,是聯想自身技術積累路程上新的里程碑,也是踐行產學研一體模式取得成功的注腳。
依托 “新IT”架構的優勢,以及自身轉型實踐經驗,聯想混合云通過提供高質量的產品、方案與服務,正在幫助制造、能源、教育、醫療、零售、金融等眾多行業客戶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