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618,智能家居產品賣火了。京東大數據顯示,6月1日開場前10分鐘,智能家居成交額就同比增長了300%,包括智能冰箱、智能空調、智能晾衣機等熱門產品。其實,說起“智能”兩個字,用戶吐槽的聲音要更多一些,奧維云網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智能家電配套規??焖僭鲩L,但只是智能硬件產品普及率相對較高,用戶體驗還需要提升。
簡單來說,這其實就是“被動智能”和“主動服務”的區別。現在,“主動服務”方面也有做得比較好的品牌,比如從去年開始,多品類進入行業TOP2的卡薩帝。“被動”和“主動”一字之差到底差在哪?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東拼西湊不如自給自足!
都叫智能家電,未必真的智能!
現在大家的手機上,應該都有一個或者多個智能家居APP。我們打開APP,就能看到冰箱里有什么食物、擺放在哪里、以及什么時候過期,冰箱還能根據這些食物來推送一些食譜。通過這些APP,還能看到洗衣機都支持哪些面料洗護,能遠程調節家里4臺空調的溫度,也能在下班路上提前打開熱水器……這么聽起來,這些智能家電好像讓我們的生活方便了不少。
但其實,真實情況可能是這樣的:冰箱一股腦推送出一連串食譜,讓人一下子不知道該選哪個;洗衣機確實能機洗更多面料了,但這些面料成分復雜,我們非專業人士也看不懂,翻完了水洗標,還要上網查注意事項;APP操控就更復雜了,從界面設置到各種選項,都讓人看不懂。
被動智能,不如“主動服務”
說到底,這些智能家電,都是“被動的智能”。說是解放雙手的黑科技,實際使用起來卻更麻煩了,用戶需要“主動選擇”、“主動決策”的環節更多了。
那智能家電還敢買嗎?這個要分情況來看。也有做得比較成熟、會“主動服務”的品牌,比如卡薩帝家的冰箱,是可以根據你的體重、體脂等數據來具體推薦食譜的,還能聯動廚電智慧烹飪,所以只要跟著食譜吃就對了;洗衣機也是一樣,你只要把衣服放進去,洗衣機就能主動識別面料、匹配程序了;空調也會根據大人、小孩的不同體質,主動調整合適的溫度、濕度;想洗澡了,對熱水器說句話,馬上就有溫度剛剛好的熱水。
當然,這個牌子本身賣得也不錯。從中怡康5月數據中可以看到,卡薩帝冰箱整體份額為14.1%,排名行業第二;洗衣機整體份額為14.2%,排名行業第三;熱水器整體份額為12.6%,排名行業第三;冰吧與酒柜份額分別為64.9%、82.6%,持續保持行業第一;空調、煙機、灶具等其它產業也分別躋身行業前十。實際上,作為用戶,我們還是希望這樣“主動服務”的品牌能越來越多、越來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