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式的婚姻,很多已婚的人都有一肚子怨氣;
兩口子在一起過不下去,瞅對方不順眼,可是想離婚,考慮到家庭和子女,就又縮回了勇敢邁出去的腳步;
婚姻,可謂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很多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夫妻,不知該與伴侶分道揚鑣,還是該繼續維持乏味破碎的婚姻。
他們也不知道,是否換一個人會更好,自己是否能重新開始?
試問,夫妻離婚后,到底誰更后悔呢?
以下兩位過來人的心里話,可以告訴你答案。
1. 今年29歲的李先生,與自己的妻子,剛結束了一段3年的婚姻;
李先生是個小富二代,家境殷實,而妻子,是自己在大學時的初戀;
然而,本來讓人羨慕的婚姻,卻總是頻頻出現裂痕;
原因在于,李先生的玩心,在結婚后并沒有收斂,從小養尊處優的他,已經習慣了瀟灑和自由;
在外面夜夜笙歌,玩個通宵,對李先生來說,是家常便飯。
父母做生意沒空管他,而結婚后,在妻子的嘮叨和管教中,李先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煩悶和壓抑;
在數次大吵之后,妻子徹底死了心,兩個人協議離婚;
然而,離婚后的李先生,完全瀟灑不起來,他發現,當他買醉歸來后,家里并沒有一盞燈光,是為自己守候的;
前妻的叮囑和啰嗦,曾經聽著非常心煩,如今想聽都聽不到了;
他發現,自己還是個未長大的孩子,不懂得感情的珍貴,沒了煙火氣的家,成了他心里的一道疤。
2. 王女士與前夫是閃婚,因為家人的催促,她慌忙地與見面只有8次的男人結了婚;
沒有很深的了解和熟悉,王女士的婚姻,從一開始就埋下了隱患;
婚后不久,她發現前夫有家暴傾向,情緒很不穩定,一點兒小事,就能上綱上線,暴跳如雷;
苦悶的王女士,不敢和家里說,怕老人擔心;
偶爾透露點前夫的不是,父母也告訴她,婚姻就是這么忍過來的,叫她別太較真,也改改脾氣;
不被理解后,王女士和朋友倒了苦水,不想朋友的話,卻給王女士敲響了警鐘;
朋友當初結婚時,就發現自己丈夫有暴力傾向,然而每次丈夫打完她,都會哭訴求饒,讓朋友不要離婚;
就這樣,朋友心想著,有了孩子以后,丈夫就會變溫柔了,不想孩子降生后,丈夫只有過短暫的溫柔,隨后又重蹈覆轍。
家暴不僅沒有改,反而升級,有時甚至當著孩子的面打自己;
意識到愛家暴的男人,難改惡習后,王女士終于在一次丈夫對自己家暴后,果斷地離了婚,任憑家人勸阻也堅決沒有回頭,事后也沒有半點后悔;
她只是痛恨自己,受教育那么多年,居然沒早點活出獨立女性的樣子,有體面工作能獨當一面的她,憑什么在婚姻里受這種窩囊氣。
很多人可能發現了,婚姻是一門非常復雜的人際關系;
在漫長的人生歲月里,婚姻并不是為了讓你幸福的;
正如有人說的:婚姻的價值,其實體現在人生的暗面;
我們最需要的,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第一個案例中的李先生,他不缺錢,也不缺外人的吹捧和奉承;
他缺的,恰恰是在他酩酊大醉時,有人能提醒他酒喝多了傷身,能為他蓋上一個毯子防止他著涼;
但是,他卻把本來緊握在手里的幸福,硬生生踢開了,所以他后悔;
第二個案例中的王女士,她在婚前,本來擁有令人羨慕的職業和學歷,卻只是因為年紀大了,妥協之下結了婚,而后發現所嫁并非良人;
她人生的大部分風雨,都是家暴老公帶來的;
對方非但沒有給她溫暖,反而把她推向了深淵。
所以,她后悔的是,自己沒有早點離婚。
說了這么多,就是想說,人的價值不在離婚不離婚;
如果婚姻連為你“兜底兒”的功能都不具備,甚至就是它給你帶來了極大的傷害,那么離開,就是正確的選擇。
反之,請珍惜你的枕邊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