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動車比燃油車省油,還解決了純電動汽車續航短的顧慮,可以說它集合了油車與新能源車的優勢,但是,作為家用車,為何很多老司機不建議買它?其實,了解這3個原因,也就明白了。
前幾年,新勢力車企幾乎都向純電動汽車靠攏,但車企們慢慢發現,受到動力電池自身材料以及技術的限制,續航、成本、安全等問題短時間內很難克服,于是很多車企又開始研發混動車型。
的確,混動車比燃油車省油,還沒有續航焦慮,但是,真正體驗過之后,才會慢慢發現,有些優勢在痛點面前可有可無,尤其是對于家用車來說,先看看能否接受它的3個不足之處再決定要不要入手。
我算是第一批嘗鮮的純電動車主,當初就是覺得新能源車充電省錢,頭腦一熱也就入手了,但是,開了一段時間后,我的看法變了,原本400公里的續航,實際只能跑300公里左右。
自從有一次拋錨在高速路上,之后逢年過節,單程超過150公里的路程從沒開過純電動車。因為續航短,很多場景都不敢開純電動車出行。
加上這幾年純電動車更新換代太快,以前的車型感覺“過時”了,于是計劃換一輛車,原本想換燃油車,但看了幾款意向車型,發現在功能配置、科技感、動力性能等方面與自己開過的純電動車型差距很明顯,最重要的是油價居高不下。
最后放棄燃油車,選了插電混動車型,像說說插電混動的幾個優勢,官方標稱純電續航112千米,實際可以跑70公里左右,剩余20%電量時系統就會讓發動機介入。
日常在城區用車,基本上都是使用純電模式,相當于一輛純電動車型,有時候加滿一箱油,兩個多月都還沒用完,百公里油耗3L左右,電耗大概在10度,相當于一公里還不到3毛錢。
相比同級燃油車,1公里怎么也得6毛錢以上,相當于插電混動車省了一半的燃油成本,所以說,省錢這一點毋庸置疑。
動力方面,在超車、急加速、爬陡坡、滿載等需要大扭矩的場景下,發動機會介入,與電機共同為車輛提供驅動力,比如說,在紅綠燈路口,油門稍微踩重一點,推背感瞬間而來,你絕對是整條馬路上“最靚的仔”,不會暈車的人都可能暈車,加速性能自然沒話說。
功能配置方面,該有的高科技功能,基本上都有了,尤其是一些常規的輔助駕駛技術,讓開車變得更要有樂趣,更輕松;還可以上綠牌,再也不用擔心限行日被扣分了,這些優勢都是油車比不了的。
但是,隨著用車時間久了,經歷過各種場景后,混動車的痛點也慢慢顯露出來,由于因為搬了家,新小區都是第三方統一裝的充電樁,物業不讓安裝私人充電樁。
這樣一來,電費成本由以前5毛一度電漲到了1.2元一度電,相當于一公里需要4毛錢左右,其實這也不算什么,最不能接受的還在于充電問題。
平時每天上下班大概有30公里的路程,加上其它地方也要用車,平均每天差不多要跑40-50公里,然而電池容量小,實際續航只有70公里左右,想要省錢,那每隔兩三天就要充一次電,保證純電模式。
畢竟沒有停車位上沒有充電樁,每次都要開到公用充電樁上充電,要么現場等1個多小時充滿電,要么來回跑兩趟,這樣頻繁充電確實費時、費心,后面慢慢就變懶了,有時間就充一次電,忙的話一個月都把它當油車開。
這時候又突然發現,混動車當油車開,油耗并不低,算算賬,都快到趕上同級油車了。
有開混動的車友算過一筆賬,不管是油電混動車、插電混動還是增程式車型,其實1公里算下來都在3-4毛錢左右,比油車省了一半多,前提條件是很少跑高速,基本上都是市區純電居多,這樣省錢。
如果跑高速的時間多,家里也沒有充電樁,那省下來的錢相對就比較少了。
另外,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別看平時保養省錢,等遇到問題時,那維修費用、保費遠高于燃油車,有朋友開了3年的混動車,有一次不小心掉到魚塘里,修好后沒過多久,高壓系統出現故障。
第一次保險賠了,第二次保險無法賠付,自費花了近8000元,第二年保費漲了一千多塊,之后朋友想把車賣了,剛開始還愿意收,但查看了出險記錄后,有的直接不收,有的壓低了價位,原本新車近20萬,二手車8萬都不收。
如果只算經濟賬,混動車新車溢價高,差不多比同級燃油車貴10%-20%,幾年后二手車可能要少賣20%以上,每年保費貴1000+,還不算保養、維修、電池等可能潛在的費用。
就這幾項算下來,混動車省下來的油錢都還不夠,因此,很多車友都說混動車“省油并不見得省錢”,為了省錢,還要頻繁充電,小問題不敢走保險,擔心第二年保費上浮,想想這些痛點,感覺普通家用車還是燃油車更省心、省事一些。
當然了,如果家里方便安裝充電樁,更看重混動車在動力、智能化、科技功能、綠牌等方面的優勢,那還是很不錯的,反之,還是要再三斟酌,結合自己用車場景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