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ech星球”(ID:tech618),作者:陳橋輝,授權轉載發布。
Tech星球獨家獲悉,拼多多已經成立了一個數十人的大模型團隊,團隊位于上海。大模型團隊將探索大模型在拼多多客服、對話等場景下的應用,且會拓展至其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智能客服、搜索、推薦等業務場景。目前,整個進程仍處于研發階段。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拼多多的大模型將為其電商體系進行服務,包括在AI導購、商品圖片智能生成等方面的應用。
Tech星球發現,拼多多已經通過官網,以及其他招聘渠道,開始在大模型領域招兵買馬,有關大模型職位的年薪百萬不在少數,最高將近130萬元。
圖注:拼多多官網和BOSS直聘上,大模型相關崗位的招聘截圖。
對此,Tech星球向拼多多方面進行求證,截至發稿,拼多多暫未回應。
今年新年伊始,國內掀起了一股大模型熱潮,特別是互聯網大廠紛紛布局,如阿里的“通義千問”、百度的“文心”、騰訊的“混元助手”、華為的“盤古”、快手的“快意”等大模型產品接踵而至。最近,美團的大模型也通過備案,而滴滴則被曝出在組建大模型團隊,試水部分個人出行和企業差旅場景。隨著此次拼多多組建大模型團隊,國內頭部的互聯網大廠已悉數入場,展開對大模型的研發角逐。
毫無疑問,大模型正成為當下互聯網大廠探索未來業務、重塑自身業務的關鍵和共識。在大模型的加持之下,各家業務也將以全新的姿態參與到行業競爭,誰又能笑到最后?
拼多多布局大模型,聚焦電商主營業務
實際上,拼多多是一家有著AI基因的電商平臺。在組建大模型團隊之前,拼多多早已對AI在電商領域展開研究,且高層對于AI同樣有著積極的看法。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董事長兼CEO陳磊,都有AI方面的工作經歷。早年,黃崢從上大學到在谷歌工作,一直從事AI方面的工作。黃崢曾在接受《財經》雜志采訪時透露,未來平臺的發展方向是通過機器和算法替代人工選品,要盡可能地減少人工對規則的干預。
2018年6月,陳磊在億歐的采訪中,也談到了AI對拼多多業務所發揮的作用和提升。
陳磊認為,拼多多的機會在于,AI在用戶習慣分析和商品匹配上可以運行地更加漂亮——龐大的用戶群體、高頻的交易和購物行為中加入了更豐富的社交維度,正在構建一個越來越聰明的數據庫,既可以為AI的運算提供基本的數據量,人與人的交流展現出的圖像、語音與語意理解,也能讓AI的學習更精準,降低計算資源的消耗。
“性價比是零售業的核心問題,AI將給我們帶來驚喜”,陳磊表示。
在拼多多官網上,也曾特意列出有關數據,截至2018年9月,拼多多技術團隊共有1700余名工程師,有超過200人專注于算法設計和開發。而在2019年,拼多多的算法團隊進一步擴張,拼多多通過內部稱為“分布式AI”的技術,研究個體可能存在的消費需求,實現“貨找人”。
時至今日,隨著AI的技術升級,轉向對大模型的研發,更好地服務主營業務的發展,成為互聯網行業的大勢所趨。
消息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拼多多的大模型團隊負責拼多多大規模語言模型的訓練,以及在業務場景(對話、理解、決策)的應用,具體則是會應用在拼多多客服、對話等場景,且會拓展至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在智能客服、搜索、推薦等業務場景的應用。通過大模型,或許可以讓拼多多打造出一個全新的AI電商體系。
一位電商行業專家告訴Tech星球,大模型相比傳統AI更加的復雜,但給電商帶來的效果也會更好。將大模型應用于拼多多的電商業務中,不僅可以更加智能化推薦適合用戶的產品,提高購物體驗和銷售轉化率,還可以實現更加智能的虛擬客服。這樣可以提供24小時在線的客服支持,解決用戶問題,提高用戶滿意度。
此外,AI還可以通過預測分析和數據挖掘,幫助電商平臺進行供應鏈管理、庫存預測和銷售預測,提高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最后,AI還可以通過圖像識別和虛擬現實技術,提供更真實、沉浸式的購物體驗,吸引用戶并提高購買決策,可以為拼多多帶來巨大的潛力和價值。
事實上,大模型產品在電商交易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近一年來,已有多家電商平臺探索大模型產品,AI電商成為重點布局的一個方向。
譬如,百度電商上線AI導購服務“智能導購”,抖音旗下的云圖極速版通過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可以讓商家一鍵生成短視頻素材,淘寶已內測AI導購功能“淘寶問問”和AI創作助手。
淘寶天貓商家平臺負責人透露,淘寶在積極對外開放整個AI體系架構,從今年5月份開放至今,已有超過1000家企業加入或正在申請加入,共同打造淘寶店家客服接待、商品主圖生成、商品詳情生成,以及視頻生成等能力。
當然,各家的AI電商仍處于初期階段,還未大規模應用,對于拼多多而言,仍處在窗口期。
據高盛預測,2025年,人工智能將為零售業每年節省540億美元成本,創造410億美元新收入。由此可見,接下來,無論是拼多多,還是其他電商平臺,對于大模型的研發與應用,或將變得更為激進,以期拿下AI電商這波新浪潮的主導權。
大廠紛紛搶灘:用大模型重做一遍
不單單是拼多多,大模型已經被互聯網大廠們上升為戰略業務,通過大模型不僅能夠重塑成熟業務和創新,還能驅動業績增長。
今年4月,時任阿里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的張勇,在2023阿里云峰會上表示,所有行業都值得用大模型再重做一遍,并高調宣布阿里所有產品未來將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進行全面改造。9月12日,阿里集團新任CEO吳泳銘發布全員信,確立“用戶為先、AI驅動”這兩大戰略重心,據此重塑業務戰略優先級。
Tech星球梳理統計,目前已有天貓、釘釘、高德地圖、淘寶、閑魚、餓了么、優酷、盒馬、淘票票等接入通義千問。接入大模型,AI賦能后的業務給用戶帶來了全新的玩法和數據上的提升。以淘寶為例,大模型原生AI應用淘寶問問自9月啟動內測開始,已有超過500萬人次體驗,其中,高活躍人群日均提問數超8次,單一用戶最多提問數超4000次。
除了通義千問外,阿里系其他平臺在自研大模型,比如阿里智能信息事業群在近期發布全棧自研、千億級參數的夸克大模型,將應用于通用搜索、醫療健康、教育學習、職場辦公等眾多場景。蟻集團的技術研發團隊開發了自己的語言和多模態模型,以“貞儀”為名開發的大型模型。
不光是阿里,BAT陣營的另外兩家,也是動作頻頻。
騰訊自研的混元大模型,目前已接入超過180個內部業務測試,大模型為騰訊部分業務帶來的提升頗大。最新財報顯示,騰訊第三季度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0%至25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我們正在加大投資人工智能模型,為我們的產品賦予新的功能,并提升對內容和廣告的精準推薦能力。我們不僅致力于將領先的人工智能能力定位為自身業務發展的倍增器,也讓其為我們的企業客戶,乃至整個社會創造價值。”
百度也不例外,今年5月,百度CEO李彥宏聲稱,“大模型即將改變世界”、“百度要把全部產品用大模型重做一遍”。從主營業務搜索,到百度文庫、網盤、地圖等百度全家桶應用,都已經接入文心大模型。如百度文庫,使用AI原生化重構后,能在1分鐘內生成一個二十幾頁的PPT,包括圖表生成、格式美化等,幾乎是零成本。這不僅實現了從內容工具到生產力工具的轉變,而且也提高了文庫的付費率。
而字節跳動則直接將大模型接入到旗下業務中。Tech星球了解到,字節的云雀大模型已接入到抖音、今日頭條、剪映、番茄小說、西瓜視頻、飛書、豆包、悟空瀏覽器、懂車帝等網站或APP,其中不乏核心業務。
圖注:截圖自云雀大模型的模型算法機制說明。
快手在發布快意大模型后,迅速應用于主APP內,在主APP內上線基于大模型的“快手AI對話”功能,這是短視頻直播行業首個基于大語言模型落地的智能問答產品,可讓用戶智能問答和文本創作等。就在近日發布2023三季度財報之際,快手也首次將AI虛擬主播“關小芳”用于財報的播報,凸顯出AI對于快手的重要性。
此外,美團、滴滴也在研發大模型,雖然目前還沒有推出具體應用產品,但是隨著大模型的突飛猛進發展,將會為各自的主營業務提升競爭力。
就在各路玩家如火如荼紛紛入局大模型時,圍繞大模型的角力也更加激烈,從人才挖角到技術迭代,競爭加劇,拼內功的時候到了,尤其是被各家大模型重塑后的業務,也將以新的姿態投入到競爭中。互聯網頭部玩家的大模型之戰,已然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