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卡思數據(ID:caasdata6),作者:卡思數據,授權轉載發布。
“在騰訊視頻,我沒有做直播賣貨,也沒有接品牌合作,就純粹的內容創作,今年已獲得了近100萬的收入。”
@吃瓜妹姐妹是一個主攻影視解讀的自媒體賬號,其創始人朱夢云告訴卡思,今年前10個月,通過在騰訊視頻更新「視頻專輯」,她的團隊已拿到近百萬元的分賬收入,到年底有望突破100萬,這一數字是去年的3倍多。
在各大互聯網平臺注重降本增效、內容變現愈加困難的行業趨勢下,這是一個難得的增收故事。在今年上半年,卡思還曾討論過部分大V“停更”的事件,引發了行業關注。
對許多普通視頻創作者來說,他們往往面臨著3重變現困局:其一,視頻制作成本越來越高,純播放量收益或平臺補貼無法覆蓋成本;其二,由于粉絲體量不足,中腰部創作者很難獲得合適的品牌投放機會,難以靠廣告變現;其三,若想嘗試直播帶貨,由于涉及到電商的多個鏈條,復雜程度更高,大部分內容創作者無法順利跨界,也無力組織專業團隊。
為了激活創作者的更新動力,平臺嘗試找到自己的解法。今年,為了鼓勵優質視頻內容創作,騰訊視頻提出了「視頻專輯」這一新模式,即讓視頻專輯進入全場景分發,與影視綜IP同臺競技,分成模式則是按照會員驅動數和會員開通觀看時長計算有效播放數據,創作者和平臺共享會員收益。
據騰訊視頻公開的數據,近半年來,「視頻專輯」累計為創作者創收超過5000萬元,作品的均值收入對比廣告分成提升1000%,創作者單人月收入最高增長破80萬元。從日均發文量及創作者周活躍趨勢來看,「視頻專輯」吸引了更多創作者積極創作。
「視頻專輯」有效幫助創作者增收
在和不同體量的創作者詳細溝通后,卡思認為,「視頻專輯」是一種有益的收入補充形式,創作者可以在不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成本的前提下,有效增加收入,與此同時,這也能夠有效激勵作者創作更多優質內容,豐富平臺供給,滿足用戶多元化的觀賞需求,達到三贏狀態。
一年增收2倍,創作者靠「視頻專輯」致富
在前文中,我們已經講過「視頻專輯」的概念,但對于很多局外人來說,仍有些霧里看花。「視頻專輯」到底是什么、又能為創作者帶來哪些改變?卡思嘗試從兩位資深創作者那里找到答案。
在成為影視解說博主@吃瓜妹姐妹之前,朱夢云在車企從事市場公關工作。這是份苦差,收入上限不高、每日通勤3小時、不定期加班,比如假期參觀博物館時被要求打開電腦計算一個數據。
加入視頻行業之初,她只是出于興趣。2017年,因不滿《楚喬傳》的部分劇評內容,抱著“別人都行,我憑什么不可以”的心態,她開始發布原創劇評文章。在發現視頻收益更高后,她又自學剪輯,迅速轉型視頻博主。
在發現興趣可以支撐起生活開支后,朱夢云轉身成為一名全職視頻自媒體作者,并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賬號名也從@吃瓜妹改成@吃瓜妹姐妹。她本人因家庭原因在北京辦公,團隊小伙伴則在湖北辦公室,日常通過線上溝通選題和制作視頻。
2022年下半年,她開始在騰訊視頻更新內容,由于對“嗑CP”有獨特的見解,加上對影視行業幕后有細致研究,迄今吸引了2.6萬粉絲關注,團隊也逐漸擴展到6個人。
在卡思看來,從最初做視頻月入5000到現在年入近百萬,朱夢云趕上了騰訊視頻自媒體最好的時代。
2023年初,她被平臺邀請加入視頻專輯計劃,分賬收入大增。這是因為針對「視頻專輯」,平臺給予了額外的扶持。只要用戶點擊了“追更”,就會在內容更新時收到平臺的推送。“專輯加追”外加“賬號粉絲”的積累,讓作品獲得賬號和內容雙維度的私域推薦加權,進而能得到更穩健的流量收益。
比如,今年上半年她的團隊曾發布一條《長相思》相關視頻,對劇中主角小夭和相柳的感情線進行了抽絲剝繭的解讀,播放量超過500萬次。除了這條大爆的視頻,@吃瓜妹姐妹也有多條播放量破百萬的爆款視頻,皆圍繞熱播劇集展開,比如《夢華錄》《且試天下》《玉骨遙》等。
朱夢云告訴卡思,相比接觸過的其他內容平臺,騰訊視頻運營人員更有耐心,會經常跟她溝通內容問題,也會推薦其報名參加合適的平臺活動。
更重要的是,騰訊視頻給創作者的支持力度和分賬模式是更友好的,這讓她今年有很大希望首次實現年入百萬的成績。“今年參加‘視頻專輯’計劃后徹底暴富,我終于有財力化解婆媳矛盾了,有錢請保姆照顧小孩了,長輩也輕松了,精神也能集中了,整個人的創作狀態更好了。”
和@吃瓜妹姐妹 不同,@平西府文化是一個沒有人設的機構賬號。據卡思了解,@平西府文化 背后的制作公司創作過綜藝、網絡電影等PGC內容,而后才轉型做短視頻MCN,在游戲、動漫等領域的積淀較深。
2022年初,@平西府文化開始在騰訊視頻更新內容,目前90%以上的內容為獨家視頻。該賬號涉足領域廣泛,包含動漫、影視、歷史知識等,其制作的《吞噬星空生存法則》《吃雞爆笑兄弟》《可樂蛋仔大逃脫》《可樂MC都市傳說》等專輯較受歡迎,已積累7.7萬粉絲。
@平西府文化 發布的動漫視頻
在對爆款內容方向的判斷上,平西府文化合伙人肖可總結道,“如果專輯能夠結合時下熱門的內容,或是騰訊視頻用戶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會相對容易做起來,漲粉也會更快。例如,《吞噬星空生存法則》《異星生存指南》等專輯就是在影視劇熱播期間創作的節目,追更人數較多。”
由于內容體量較大,@平西府文化的幕后制作團隊接近20人,從腳本、拍攝、剪輯到最終成片,制作一條真人出鏡的知識類中視頻需要4天左右,動態漫的制作成本相對更高,需要更多時間打磨。
目前@平西府文化處于盈利狀態,其在騰訊視頻的主要變現方式就是「視頻專輯」帶來的會員分賬收入。肖可告訴卡思,視頻專輯對有專業視頻制作能力的作者來說有明顯利好,今年前三個季度,公司通過騰訊視頻獲得的收入同比快速增長。
同時,肖可也感知到一個趨勢,平臺的要求越來越高了,這給創作者增加了競爭難度。“現在「視頻專輯」的項目通過概率降低了,平臺對內容品質有一定的要求。”
但總體來說,相比其他平臺,騰訊視頻自媒體的馬太效應并不顯著。肖可透露,雖然會有增長壓力,腰部創作者仍具備發展空間。“只要有做好內容的能力,平臺就是需要你的。”
騰訊視頻做“品類拓展”,會是誰的機會?
@吃瓜妹姐妹和@平西府文化只是騰訊視頻自媒體迅速成長的代表。耕耘近三年,騰訊視頻吸引了眾多創作者,亦崛起了屬于自己的優勢品類。
騰訊視頻已誕生了不少收入高,爆款多的作者。影視、動漫、綜娛、紀錄片、音樂舞蹈、表演才藝、微短劇、游戲等垂類皆有表現突出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用戶傾向。
比如,動態漫領域頭部作者@奇想動漫一臺堪稱爽文動態漫的爆款制造機,視頻專輯總追更人數超20萬,其中《修仙歸來當大佬》上線3個月播放量超過5000萬,《我不過是個大羅金仙》播放量則高達8000萬。
紀錄片領域作者@北京青年x壹次訪談錄,通過發布有溫度的原創訪談視頻,收獲400萬+播放量。
生活領域視頻作者@研舊所將精巧的故事和美食相結合,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收獲了大量用戶喜愛,播放量突破500萬。
影視領域創作者@史君說劇,擅長以細膩筆觸和不同視角挖掘影視劇背后生動復雜的人性故事,其專輯總播放量破億,近半年分賬收益超100萬元。
知識領域創作者@侯虹斌長期連載歷史知識和女性成長類視頻,播放量突破千萬。
在優勢品類已嶄露頭角、分賬模式得到驗證、平臺生態日益完善的節點上,騰訊視頻想要進一步發展自媒體生態,吸納更多垂類的優秀創作者前來扎根。
11月27日,騰訊視頻舉辦了“好時光下午茶”創作者調研會。在付費政策宣講中,騰訊視頻自媒體業務負責人做了主題為“讓專業視頻創作,頗有收獲”的分享,公布了調整后的分賬規則,對「視頻專輯」的權益開通條件作了進一步解釋,即以下四項條件中有1項滿足即可:
●騰訊視頻賬號粉絲量≥10000
●騰訊視頻賬號下任意免費專輯在追人數≥10000
●騰訊視頻賬號下所有內容6個月內累積播放時長≥5000小時
●平臺將加大對全網高潛創作者的挖掘,并主動邀約
透過政策宣講,卡思看到了視頻創作者們在流量和收益上的雙重機遇。
騰訊視頻宣布,平臺會進一步強化對「視頻專輯」的流量扶持和保障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全場景加權推薦、專屬審核通道、專屬流量點券、原創保護和宣傳傾斜。據平臺此前內部測算,參與會員分賬的「視頻專輯」的流量均值是「免費專輯」的2倍多。
具體到內容品類上,騰訊視頻用戶的興趣多元化,在影視綜等PGC內容外,他們往往會選擇自媒體作者的內容。因此,除了持續深耕細作泛娛樂領域,騰訊視頻自媒體會加大對更多垂直興趣領域的扶持和激勵。
據公開消息,2024年騰訊視頻自媒體生態的重點方向之一是“拓展多元品類”,這10大垂類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包括美食、時尚、情感、萌寵、體育運動、文史、教育、軍 事、財經、科技科普。
綜合平臺側表態、創作者側的真實反饋,卡思認為,「視頻專輯」能為創作者帶來更穩定的收入,在平臺補貼、播放量分成、廣告植入、直播以外,內容創作者能夠找到第五種創收方式,這種方式對想要專心創作內容的從業者尤為加分。
「視頻專輯」激勵高質量內容的產生,為平臺持續優化內容生態,擠掉水分和同質化內容。同時,能促進創作環境的良性發展,吸引更多新的優秀創作者加入,為平臺帶來更多的付費用戶。
不可忽視的是,「視頻專輯」也對創作者的內容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專業化、垂直化,仍然是創作者獲取更多追更和更高分成的核心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