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105小時的反轉再反轉之后,硅谷史上最大的奪權“宮斗”事件或將迎來大結局。A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OpenAI聯合創始人、CEO奧特曼經歷了被罷免、加入微軟等風波后,又回到了OpenAI當CEO。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上,除了OpenAI的董事會構成。而OpenAI獨特的董事會架構,正是此次“政變”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原本基于非營利的架構,在大模型的熱潮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商業的裹挾。
奧特曼回歸
當地時間11月22日,OpenAI公司發文宣布,已經達成原則性協議,讓奧特曼(Sam Altman)回到OpenAI擔任CEO,并組建包括前Salesforce聯合CEO Bret Taylor、前美國財政部長Larry Summers和Quora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Adam D’angelo的新的初始董事會。“我們正在合作找出細節。”OpenAI在聲明中稱。
隨后,奧特曼發推文回應表示,“我喜歡 OpenAI,過去幾天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這個團隊及其使命保持一致。當我決定加入微軟時,很明顯這對我和團隊來說是最好的道路。在新董事會和微軟CEO納德拉的支持下,我期待著重返OpenAI,并鞏固我們與微軟的牢固合作伙伴關系”。
OpenAI前總裁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表示,他將回歸OpenAI,繼續寫代碼。作為OpenAI最大投資人,微軟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也回應稱,此次OpenAI董事會的變動,是增強OpenAI治理穩定性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風波之前,OpenAI董事會成員共有6人,除奧特曼和布羅克曼之外,還包括公司首席科學家伊利亞(Ilya Sutskever)、Adam D‘Angelo、機器人公司Fellow Robots的聯合創始人Tasha McCauley和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的戰略和基礎研究基金主任Helen Toner。
如今,事件峰回路轉,“ChatGPT之父”奧特曼最終大獲全勝,而包括伊利亞、Helen Toner等多位此次奧特曼被罷免事件的主導者或將退出OpenAI董事會。
不過,鑒于OpenAI系列劇情還在反轉,目前也還不能保證這次就是終章。知情人士還表示,本次和談,最大的癥結在于是否要接納奧特曼作為董事會成員,奧特曼最后接受,至少在初期,他不加入董事會,但最終他還是期望成為OpenAI董事會成員。
一向“毒舌”的特斯拉CEO馬斯克自然也沒有放棄這個評論的機會,在OpenAI的公告發出10分鐘后,他在X上寫道:“我們編織了一張多么錯綜復雜的網。”
新的董事會
整個OpenAI的“宮斗”事件起源于上周末。北京時間11月18日凌晨4點半,OpenAI 董事會突然宣布,奧特曼被免去CEO職務并離開公司,該決策立即生效,OpenAI CTO米拉(Mira Murati)被任命為臨時CEO,公司稱目前正在物色長期繼任者。
同時,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將不再擔任董事會主席,但繼續擔任公司總裁,并向新任CEO匯報。但消息公布后,11月18日上午,布羅克曼宣布辭職。
由此,OpenAI權力中心“四方”——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員工以及由微軟領導的外部投資者展現了一場硅谷奪權復仇真人秀。
對于本次鬧劇的中心——OpenAI董事會,官方的措辭是新的“初始董事會”。不僅奧特曼本人不在三人名單中,之前投票將他逐出公司的安捷羅卻依然在列。
據直接了解協商情況的人士透露,聲明中提到的“初始董事會”,唯一的職能就是投票并任命新的正式董事會。新董事會的人數最多可達9人,并將“重置”OpenAI的治理。最大股東微軟有可能在擴張的董事會中拿到一個席位,奧特曼本人也將有一席之地。
OpenAI最新聘請的董事之一是薩默斯。他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在1999-2001年期間擔任美國財政部長,2009-2010年擔任美國經濟委員會主任,在制定奧巴馬政府應對“大衰退”的政策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對于為何OpenAI會任命一位已經68歲的政界資深人士擔任董事會成員,美國科技媒體TechCrunch的報道中稱,這對OpenAI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OpenAI越來越多地被置于聚光燈之下,薩默斯將幫助OpenAI建立與政府、企業和學術界更好的聯系。
還有一名新成員是Salesforce的前聯席CEO布雷特·泰勒。過去幾天就有報道稱他可能將在OpenAI董事會任職。泰勒是Facebook的前首席技術官、谷歌地圖創始人和推特前董事長。此外,泰勒還是個人信息聚合網站FriendFeed的創始人。
技術與商業
在塵埃落定后,最開心的自然是支持奧特曼回歸的OpenAI員工們和外部投資者,他們終于可以沒有負擔地度過接下來的感恩節假期。風投公司Thrive Capital表示,奧特曼的回歸“對于公司、員工、那些在他們技術基礎上的建造者和整個世界來說都是最佳結果”。
彭博社報道稱,OpenAI這場鬧劇以奧特曼重返CEO為結局,可能會起到安撫投資者的作用,并降低現有員工流失的威脅。不過,這也讓人們對OpenAI和其他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未來道路產生了疑問,即這些公司如何在安全穩定地開發人工智能與迅速推出AI產品之間取得平衡。
OpenAI成立于2015年,最初是一家非營利性組織,旨在以造福人類的方式推進人工智能的發展,而不是受經濟利益的支配。然而,OpenAI后來打造了一個營利性實體,從微軟和其他投資者那里籌集了數十億美元,且奧特曼在這些融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正因此,導致其與OpenAI董事會產生緊張關系。
據美國媒體報道,微軟是OpenAI最大投資方和重要合作伙伴。OpenAI成立至今,微軟共向其投資約130億美元。
此次微軟也參與其中。據彭博報道,紅杉資本、老虎基金等投資人機構曾向OpenAI董事會施壓,要求召回奧特曼擔任CEO。據悉,紅杉資本還在游說微軟高層協助OpenAI高管回歸公司。與此同時,最新消息稱,微軟可能會在OpenAI董事會擁有代表人員,這意味著,微軟可能將在OpenAI內部取得更大的主導權。
在綠洲資本創始合伙人張津劍看來,奧特曼的去留并不是真正值得大家關注的,這件事背后的實際意義是,在新的科技時代到來時,什么樣的組織結構和治理結構才能與當前的科技文明相適應。
張津劍認為,AI在風險上等同于核武器和基因編輯技術,它可能給整個文明帶來的挑戰和沖突甚至超過了后兩者。所以對于AI技術,從安全、倫理的各個角度上,都提出了新的治理結構的要求。“OpenAI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董事會結構其實也進行了一定的創新,在想辦法保護它非營利的特殊性和AI安全性。這也就意味著這個公司在商業化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挑戰和沖突。”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趙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