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媒科技評論
剛剛過去的雙11大促期間,毫無節制的開屏廣告跳轉惹惱了不少用戶。甚至有網友調侃,打開購物平臺最快的方式不是直接點擊,而是通過其它App的開屏廣告跳轉。
正因為開屏廣告就像“狗皮膏藥”一樣揮之不去,在媒體報道了蘋果公司將禁止搖一搖跳轉廣告之后,此事就瞬間登上了熱搜,網友均紛紛表示贊同。
但就在幾個月前,屏蔽開屏廣告的軟件“李跳跳”才忽然宣布停止更新,廣告對互聯網公司而言,既意味著流量也意味著收入,所以開屏廣告真能“一禁到底”嗎?
01 蘋果率先動刀
據時代財經報道,其援引互聯網大廠內部人士消息稱,11月以來,蘋果公司已通知國內多家頭部App要求它們移除陀螺儀權限,陀螺儀權限可以調用“搖一搖”功能,這也意味著“搖一搖”跳轉廣告將在蘋果手機上被禁止。
不過,目前第一財經已分別詢問了淘天、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多家頭部APP公司,均未有廠商明確表示收到蘋果通知,蘋果也未給出回復。
雖然蘋果是否真的打起了“禁跳轉廣告”第一槍,這事還沒塵埃落定,但大眾的歡呼聲已經將熱搜都淹沒了,#蘋果公司將禁止搖一搖跳轉廣告#在當天就登上了熱搜第2位,全天閱讀量超過3億。
不難看出,網友已經苦跳轉廣告久矣。“搖一搖”這個詞大眾估計都不會陌生,最早始于微信的“搖一搖”陌生人社交功能,后來微信還帶著“搖一搖”紅包登上了春晚,作為一種創新的交互方式,大眾對“搖一搖”并不反感。
直到“搖一搖”被廣泛應用到開屏廣告之中,這個動作也開始變味了。最早的時候,開屏廣告只是開屏廣告,但手機軟件開發商都明白,想要多賺錢就必須盡可能刺激用戶點擊,于是開屏廣告出現了五花八門的“玩法”。
有的軟件開發商在開屏廣告上偽造幾個假的關閉按鈕,用戶一旦想關閉就會直接被跳轉;有的在屏幕P上一條頭發絲,以此來誤導用戶點擊;更過分的還會偽裝成“微信提現” “領現金紅包”等界面,不少老年用戶還很可能落入圈套,被無良軟件詐騙。
跳轉廣告已經完全背離廣告的初衷,成為了流氓軟件的溫床,甚至盜取用戶個人信息,或者成為詐騙軟件。為此,相關部門也多次出手對開屏廣告進行整治,其中一條就包括要求開屏廣告必須展示“跳過/關閉”按鈕,并顯著展示“點擊跳轉第三方”。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手機軟件開發商自然不希望用戶剛打開APP就跳過廣告,于是創造出“搖一搖”廣告,但這種跳轉方式之所以讓用戶深惡痛絕,是因為用戶根本不需要“搖晃”,甚至都沒有觸碰手機,開屏廣告還是會跳轉到其它頁面。
而這種被“強制”跳轉的感覺,也在這個“雙11”達到了高峰。眾所周知,這個“雙11”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也被認為是最冷“雙11”,各大購物平臺不僅紛紛拿出了“最低價”,在刺激用戶購物方面也使出渾身解數,其中包括投放開屏廣告。
大部分常用手機APP的開屏廣告,都變成了電商購物平臺的廣告,但很多網友表示,就算“不搖、不晃”,開屏廣告還是會跳轉,歸根到底還是設置太敏感,手機軟件開發商根本不愿意給用戶“跳過”的選擇。
02 搖一搖背后的生意
早在2021年,相關部門便已展開多次專項整治活動,更出臺了相關標準,提出了“搖一搖”動作的設備加速度應不小于15m/s2,轉動角度不小于35°,操作時間不少于3s。但業內人士表示,以上標準屬于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屬于自愿采用,沒有強制性。
除此之外,“搖一搖”廣告背后還有著龐大的經濟效益,這也是為什么“搖一搖”廣告困擾用戶多年,但這一問題始終沒有被徹底解決。
隨著互聯網行業逐漸進入流量瓶頸期,流量價格也在水漲船高,而開屏廣告相較于其它廣告形式而言,有著不可取代的優點。
首先,這一廣告形式非常聚焦,用戶只要使用APP就一定會看到,短暫的3-5秒展示時間讓用戶很難在結束前點擊跳過。
其次,開屏廣告有著比其它廣告形式更高的轉化率。正如上文所述,偌大的開屏畫面只有一個小小的跳過按鈕,用戶還很容易誤觸,廣告的點擊率會相應提高不少。
據《深響》報道,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部分廣告主已經逐漸將預算從效果廣告轉移到以開屏廣告為核心的品牌推廣,開屏廣告的預算約占整體預算的40%到50%。
在廣告主需求的推動下,廣告收入也成為了部分APP的主要收入來源。以微博為例,作為國內最大的社交平臺,據其2023年三季報顯示,其廣告及營銷收入占總營收的比重為 88.04%,此前幾年,微博廣告業務的收入一直占總收入的80%左右。
對于變現能力仍相對較弱的視頻平臺而言,廣告收入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以快手、B站、愛奇藝為例,去年這些平臺的廣告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2.02%、23.13%和18.39%。
雖然,這些廣告收入并不全是由開屏廣告所帶來的,但從中也可以看出,廣告收入對手機軟件開發商的重要程度。
有網友在知乎上提問,一個100萬日活的app,通過廣告流量變現每天能掙多少錢?在這之前,我們可以先看看業內普遍的廣告收費方式,即CPM(按展示付費)、CPC(按點擊付費)、CPA(按轉化效果付費)等。
APP廣告服務商AdSet表示,如果是品牌溢價較高的媒體,單個開屏廣告位的30天收入不會低于150萬。
不過,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競爭加劇,許多重視轉化效果的廣告主,比如電商類企業在投放廣告時,都傾向調整為按效果或按點擊付費,這就跟直播傭金要跟銷量掛鉤一樣,媒體想要增加收入,就得想盡辦法讓用戶多點擊。
03 用戶體驗和廣告如何平衡
用戶想要少看廣告,APP則想要用戶多看廣告,兩者站在不同的利益方,雙方的需求必然會是矛盾的。
今年8月,軟件“李跳跳”的開發者發文表示,因收到深圳某互聯網大廠律師函,旗下軟件將無限期停更并從應用商店下架,而“李跳跳”正是一款能夠跳過開屏廣告的軟件。
“李跳跳”的開發者也談到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這一軟件屬于公益性質,并沒有收取任何費用,開發初衷只是為了提高用戶使用APP的幸福感,但這一舉動會導致部分廠商收入降低,他本人也意識到這是“李跳跳”無法再更新的主要原因。
在“李跳跳”停更之后,網友也持有不同的意見,有人對強制觀看APP廣告的行為非常反感,認為“李跳跳”停更將是網友們的損失;有人則表示理解,畢竟手機軟件開發商要持續運營,就得有收入來源,廣告自然不可能消失。
由此可見,是否存在開屏廣告并非影響用戶體驗的核心,而是開屏廣告的觸發方式。用戶需要自行選擇是否跳過開屏廣告,而不是被強制觀看,就像視頻平臺的片頭廣告一樣,用戶可以選擇付費成為會員來跳過廣告。
目前來看,各大手機廠商已經在行動,除了蘋果手機將可能移除陀螺儀權限之外,小米、華為、榮耀等國產手機也可以通過設置來禁止APP間跳轉。
但總的來看,蘋果選擇“一刀切”,或者小米等手機需要占用用戶時間來設置,本質上都是對手機軟件開發商的縱容。畢竟在取消了“搖一搖”之后,還可能會出現“碰一碰”、“晃一晃”,想要徹底杜絕跳轉廣告的“擾民行為”,還是要從程序開發和應用程序上架方面做好規范。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網友留言表示,哪個APP再進行強制調轉,自己就把這個APP卸載掉。從被動接受到開始反抗,手機軟件開發商應該比誰都清楚,用戶才是APP存在的根本,只有把公司盈利和用戶體驗把天秤端平了,手機軟件才有存在的可能,畢竟手機軟件不僅只是為“廣告”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