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前輩,在股海沉浮20年,賺了1000萬,炒股,真的可以賺錢,他反復告訴我一句話:炒股盈利很簡單,實事求是,拋棄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這兩年認識的人越來越多,有一些感悟。我發現,股票做得好的人,生意做得大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他們都對自己很誠實。
他們騙不騙別人我不知道,但他們基本不會去騙自己。自己大概處于什么位置、幾斤幾兩,自己采取的策略、風險承受能力、現金流規劃,整體上邏輯必然是自洽的。
做人做事,做到最后,其實都是一些很質樸的真理:
你有多少成本,你大概的風險承受能力,你的收益預期。真正有用的無非這點東西。
至于你到底看沒看懂,到底是不是在賭,我覺得每個人都要心里有數。
至于說的要不要全職,這種問題,其實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資金上來,收益穩定,自然就可以全職。口袋里摸不出幾塊錢來,你全職個毛線。很多人說我雖然錢少,但我收益高,這種都屬于屁話,你收益高怎么可能錢少。
知道自己是誰,不去假裝自己擁有那些不曾擁有的條件,大概是成長的第一步。
很多人真正成長,就是從認識到自己是普通人開始的,然后你才能理解什么叫“慢就是快”
什么人需要“躍遷”,那就是普通人。什么是普通人,那就是沒有大本錢的人。所以作為普通人來說,初期最重要的是做大本金。
少聽網上那些動不動10倍、20倍、100倍的瞎扯,有這能力早就世界首富了,還會跟你瞎扯嗎?
普通人前期做大本金的最好方式是工作,而不是投資。
在你做大本金之前,最重要的是在投資中學習,而不是賺錢。你現在所做的一切投資,都是在為做大本金之后的事情做鋪墊。
在你本金做大以前,股票投資的意義在于:
1)培養經驗和能力,讓你在未來遇到機會時能夠抓住;
2)加強投資理念,抑制消費。做股票的人,很少有胡亂消費的;
3)增加收入,加快度過困難的出門期。
不要小看工作的收入,很多人做股票投資,老想著可以不工作,這是一個極大的思維誤區。
一個高校畢業生,你覺得10萬本金翻2-3倍容易,還是工資年薪總收入達到20萬-30萬容易
年薪30萬,從投資的角度來說,相當于你10萬塊本金,賺了3倍,年化收益300%。相當于一個有1000萬現金,靠理財收益混吃等死的小富二代。這個小富二代如果每年揮霍超過30萬,長線看你就能逆襲他。
當你每年有20-30萬薪資收入的時候,操盤個20-30萬的股票賬戶你還會慌嗎?心態就是這樣慢慢培養起來的,資金也是這樣慢慢搞大的。
這么說吧,如果你高校畢業,薪酬還可以,原生態家庭的家底不厚,在資金做到7位數前,重心永遠要在工作上;資金做到8位數之前,辭職的事想都不要想。
股票看似沒有門檻,其實門檻極高。
說到底,股票其實是家境普通,但是能力牛逼的人,突破自我的工具,不要搞錯了。
有,而且我認為股票是普通人實現階級跨越最可能、甚至是最好的方式。不過他們靠股票跨越的方式可能跟你想象的不一樣,絕不是拿筆錢去股市賭一把那么簡單,而是一種資源配置和財富增長的思路。
普通人由于資源少,不可能像高凈值人士那樣靠債性收益碾壓底層,想要躍遷,權益類這種風險收益偏高的投資方式幾乎是一種必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