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優必選CEO周劍與最新人形機器人Walker S共同為公司敲響上市鑼,引發行業對人形機器人供應鏈的關注。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最理想載體,站在多重產業共振的交匯點,有望引領未來產業變革。從Walker S關鍵零部件廠商梳理來看,產業鏈上游包括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視覺傳感及力傳感器等核心部件,價值占比高,而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就包括機器人視覺領域的供應商奧比中光。
優必選發布的工業場景人形機器人Walker S視頻展示了其行走、指關節活動、自主安裝靈巧手(磁吸式)、握錘等能力。而奧比中光提供的3D視覺傳感器作為人形機器人的“眼睛”,是人形機器人感知三維世界的關鍵。
圖為優必選工業級人形機器人Walker S
人形機器人的技術架構可分成本體結構、核心零部件、智能感知、驅動控制、支撐環境五個主要模塊。其中的智能感知模塊,要求機器人具備對外界環境的識別能力,使用傳感器完成物體識別、測距等,進而實現多種場景下的更多功能,均涉及相關軟件算法和3D視覺傳感器零部件。
記者獲悉,優必選工業級人形機器人Walker S、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 X均搭載了奧比中光傳感器,具備強大的智能感知能力。
從同花順財經梳理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鏈路看,在機器視覺硬件感知提供商中,人形機器人3D視覺傳感器供應商包括索尼、英特爾、微軟、奧比中光,其中僅有奧比中光為中國企業。據了解,奧比中光在2023年還承接了微軟Azure Kinect DK產品線,并進入英偉達Omniverse開發者生態,計劃持續與巨頭合作,賦能人形機器人的“眼睛”及“大腦”。
和過去歐美占產業主導不同,在這場人形機器人浪潮中,中國是深度參與者,甚至將會是引領者。比如三花、雙環、埃斯頓、奧比中光等,早已切入人形機器人領域。
今年以來,國內人形機器人賽道中各個玩家發布的產品數量陡增,包括小鵬、傅利葉、智元機器人等多家廠商發布人形產品。在業內看來,人形機器人賽道正從朦朧走向清晰,供給側端有望率先繁榮。隨著越來越多玩家涌向賽道,2024年或將迎來規模商業化元年。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全球人形機器人解決方案產業仍處于技術探索和發展的早期階段,市場參與者有限,尚未實現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商業化。人形機器人目前成本較高,如果不能有效降本,將會阻礙人形機器人實際場景落地,降低人形機器人產品的經濟性及用戶購買意愿。盡管目前人形機器人還未實現大規模量產,但從長期來看,人形機器人的迭代順應了人口老齡化與勞動力成本激增的需要。隨著人形機器人量產臨近,人形機器人眾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將迎來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