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藍鯨渾水 (ID:hunwatermedia),作者:hunwater,授權轉載發布。
“做了這么多年的短視頻及MCN,對于知識短視頻,我認為有一個核心詞——‘高級的獲得感與心安的消費邏輯‘。”
2021年6月16日,第八屆藍鯨財經青年傳媒人論壇 · 清華站如期舉辦。
以下內容整理自視知傳媒創始人兼CEO馬昌博的口述。
重點索引:
1、知識短視頻為何成為風口?
2、為何“專家遇冷”,“半吊子”受歡迎?
3、知識類短視頻做什么選題最受歡迎?
4、知識類短視頻最終給用戶帶來了什么?
在過去的兩年中,知識短視頻迎來了真正的爆發,視知傳媒在過去的5年中一直在做知識類相關的短視頻。
2012年我們最早做過的項目“壹讀”就是與知識相關的,內容為泛科普,2016年視知開始做垂直領域的知識內容。
一、知識類短視頻為什么成為風口?
為什么是知識短視頻成為時髦?我認為有三個維度:
第一是用戶訴求的升級。
好玩的東西在過去已經出現很多了,但有用的也非常重要。而且我們也真正意識到,過去幾年中更多的年輕用戶對自己的時間越來越珍視,這離不開大家從小就被教育時間寶貴。
在這種基礎上,觀眾對短時間內獲得更多內容含量越來越在意。
第二是平臺的推動。
說白了,前面好做的內容品類都開發完了,而且很多內容品類非常受限,比如說美食、吃播、炫富等等不正確價值觀的內容都受到了監管,在這種情況下知識內容是受監管比較少的品類。
第三是商業需求。因為視知在過去一直做知識相關的視頻,知識從傳播到說服,效果越來越重要。怎么才能產生效果?
關鍵點在于——不僅要讓觀眾知道,還要讓觀眾相信。
在過去的三年中,知識類內容品類越來越成為了趨勢,但是知識短視頻的火與不火,中間隔著不僅是一個抖音的距離。
因為不是裝了知識的短視頻,都是能傳播開的知識短視頻。
我們認為知識短視頻要倒過來,首先它是短視頻,其次才是裝知識,所以做這類內容的創作,要重視對故事、場景、情緒以及知識點的結合。
二、“專家”遇冷,“半吊子”受歡迎?
擅長生產內容,比擅長生產知識更重要,而大部分不擅長表達的行業專家往往是遇冷的。
有大量的專家在做知識,但不是所有專家都能做出火爆的內容,不火的原因恰好與短視頻的屬性相關。
因為短視頻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了“老師”,競爭的維度就發生了變化,短視頻的興起讓內容逐漸全民化,最關鍵的是,不僅消費內容變方便了,生產內容也更方便了。
我認為短視頻可以真正讓所有人都成為內容生產者,讓所有人都能看得懂。而且大家也會看到,即使不懂剪輯、不懂內容,也可以發短視頻,因為短視頻的門檻極低。
這種情況下,短視頻進一步的蓬勃發展,每個人都可以變成“老師”。
這時候,大家競爭的維度就不是“把知識點講清楚“這件事了,很多知識內容真的不好看,因為這些源于詞條、百科、產品說明書,或者是公關套話,這種內容缺乏知識的有效傳播。
知識的故事化、場景化和說服力才是最重要的,一個故事首先需要引人入勝,場景是說在什么地方應用,在這個過程中再去把知識點巧妙嵌套實現說服力,環環相扣。
在此過程中,我們也發現選擇以下三種選題最合適:
1、應知未知。比如五險一金,你應該知道,但你不清楚。
2、知道,但是知之不深。提起來你知道,但深入了你就不知道了。
3、爆點情緒和階段性情緒。
抖音非常吸引人的一個做法,就是評論區見,因為其中包含了一定的互動量,內容創作者會為了吸引互動量做很多的小動作、小技巧。
所以我們在做內容的時候一定要找到情緒點,否則知識點很難傳播。
三、制造用戶好奇,而不是滿足用戶好奇
視知傳媒的整個的知識短視頻,首先是制造好奇,而不是滿足用戶好奇,因為很多用戶是不知道,自己需要被滿足哪些知識點的。
很多知識,當你不說的時候,觀眾是不知道的。所以故事也好、情緒也好,首先是為了制造觀眾對知識的需求,其次才是滿足這個需求。
視知做知識營銷及知識推動消費,是一個基本邏輯;要制造企業的專業感,這是信任力;商品的故事感,這個是情緒度;故事的知識感,這是說服性;知識的場景感,這個是獲得感。
那么最終知識短視頻給用戶帶來的究竟是什么?我認為分為兩部分。
一是賦予用戶高級的獲得感。所有人都是為了獲得感,但知識短視頻是培養“高級性”。
二是心安的消費邏輯。所有人都要買東西,但有時往往是伴隨著消費的罪惡感。那么我們怎么提供心安的消費邏輯?就是讓用戶覺得這個值得買,并且買對了。
我們認為一個企業的價值,是創造了新的社會分工,同時視知也希望跟更多的同行一起打造更多的MCN,共同推進知識分享、知識創作、知識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