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抖音創作者,你會想到什么?
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最近正熱的東方甄選相關話題,創作者們光鮮的收入數字。
當更龐大的營銷預算涌入短視頻平臺、短視頻平臺GMV數字越來越高,好好做一名創作者,已經成為頗有“錢”景的選擇。
序
1 當為抖音創作者消費成為用戶日常
2 為抖音創作者消費的三大動因
3 四類消費者的短視頻平臺消費畫像
當為抖音創作者消費成為用戶日常
一、絕大部分用戶有自己喜歡的創作者,超1/3用戶其實很博愛
從調研結果來看,可以用“博愛”來形容用戶對創作者的愛,他們喜歡但不獨寵,超過1/3的短視頻平臺用戶“有很多”喜歡的創作者。
二、高收入、高線級城市、深度用戶,對創作者博愛的用戶比例更高
除去年齡,按照其他劃分標準來看,收入、城市和短視頻平臺使用時長,都會影響人們對創作者的博愛程度。
三、短視頻平臺用戶為創作者消費主要有3種方式
消費方式一:觀看即消費(9成人)
消費方式二:下單買點啥(7成人)
消費方式三 為TA送禮物(5成人)
為抖音創作者消費的動因
一、觀看即消費的用戶,更容易被“我需要”和“被觸動”擊中
從對用戶的調研來看,最多人會被“我需要”這一要素打動,不管是正好切中了其需要的品牌或產品,或恰好提供了對其有用的信息,近5成人會對品牌和產品感興趣。
二、下單買點啥的用戶,給我需要的,讓我買對的
如果真的要下單購買商品和服務,短視頻平臺用戶就回歸到簡單粗暴的購買決策邏輯。我們注意到,不管是短視頻還是直播,用戶被說服下單的理由十分相似。這也呼應之前提到的,如果達人要帶貨,短視頻和直播在說服用戶層面,相差不大。
三、為TA送禮物的用戶,我認同你,所以支持你
在下單消費時,影響決策的邏輯其實和日常購買商品類似,走理性路線;而在支持創作者時,認同主播或者主播為自己帶來驚喜,就可以直接送禮或打賞 ,走感性路線。
四類消費者的短視頻平臺消費畫像
一、對比嘗鮮派
“對比嘗鮮派”是短視頻平臺最主要的消費群體,他們愿意在這里購買新產 品和新品牌,但下單前一般會做功課多方對比。
二、理性生活家
“理性生活家”是短視頻平臺第二大的消費群體,他們通常會購買自己熟悉的產品或品牌, 但下單前也會多番斟酌。
三、慣性戀舊黨
“慣性戀舊黨”是短視頻平臺第三大的消費群體,占比只有13.2%。他們通常會直接購買自己熟悉的產品或品牌。
四、沖動買新族
“沖動買新黨”是短視頻平臺上最小眾的消費群體,占比只有8.4%。他們時常買新,而且在買新前并不會做太多功課。
經營“創作者”這門生意,有完善的數字化基礎工具,全流程的監測和反饋,只需要用好這些工具,搞懂用戶和找準自己的定位 ,然后不斷輸出好內容就可以。
祝愿想做好創作者這門生意的你,學會數據分析,及時調整策略,繼續與好內容長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