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電商上線全托管自營模式,是最近大家最關注的話題。
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對全托管的看法及建議,主要內容:
1.為什么從開店模式轉換為全托管模式?
2.TikTok新上線全托管模式有哪些風險?
3.TikTok電商全托管能競爭過Temu嗎?
4.TikTok達人帶貨是百億級的市場;5.我看到的本土賣家的機會。
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交流。
1.為什么從1.0入駐開店模式轉換為2.0全托管自營模式?
1.0:招募商家開店,各自解決供應鏈、物流、流量問題,平臺負責技術、統一收款。
2.0:招募源頭供應鏈提供產品,平臺解決所有問題。
為什么TikTok電商暫緩了今年新開12國的原計劃,重心押注全托管?
本來是計劃按常規,開放跨境賣家入駐小店,現在突然把跨境賣家的生態位干掉了。
根據我的理解,TikTok一定是考慮到以下幾點:
(1)擔心政策風險:
電商平臺Etsy上調了平臺服務費,引發上萬賣家抗議。
TikTok在今年3月底剛剛結束聽證會,在美國如履薄冰。
而電商項目,不管是用戶端,還是商家端都存在風險,特別是在用戶端。自營相對更好控制,保障用戶體驗。
(2)英國失利,暴露了團隊短板:
英國市場2021年開放以來,作為當時大家最看中的地區,2年后,大部分人鎩羽而歸。
英國市場,暴露了平臺種種問題,其中有商家問題,更多的是平臺團隊自身運營能力不足。
內容團隊做電商,而且一上來就是全球跨境。
對團隊的要求太高了。
商家和平臺不斷的來回拉扯,商家心力憔悴,甚至直接離場不玩了。官方經理也是苦不堪言,兩頭不是人。
現在全托管好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轉變成買家賣家關系,服務和職責更加清晰。
減少了90%的精力消耗。
(3)Temu全托管模式在北美被驗證:
近期速賣通、lazada也紛紛效仿Temu,現在的發展都還不錯。
抖音產品最早都是抄的http://musical.ly,后面再反向收購了http://musical.ly,并入到TikTok一起。
結合抖音強大的算法模型和團隊運營能力,4年時間把TikTok帶到了10億月活。
現在TikTok shop抄行業好的模式,簡單、高效。能不能抄到,甚至反超,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2.TikTok新上線2.0自營模式的風險點:
貨,流量,交割平臺。這是生意的三大基本要素。
TikTok電商有兩個核心問題:
海外倉固定容量的貨和TikTok脈沖式流量如何平衡?
流量消費特性與穩定銷售如何平衡?
TikTok提供了平臺,但是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貨和流量的匹配。
興趣電商的流量消費特性,意味著平臺更適合非標類的產品,而這些產品不像亞馬遜標品的消耗那么穩定。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做的好的TikTok賣家,其實本質上是多平臺賣家。
其它平臺穩定大盤消耗,TikTok做流量補充。
同時,TikTok的流量瘋起來時,連運營自己都不信,突然爆發的流量,4-7天沖到一個頂峰,就急轉直下。
TikTok商家需要在48小時內發貨,補肯定是補不及的。
結果就是白開心一場。
通過TikTok喚醒的購物需求,平臺庫存為零,流量只能跑到其它地方去成交。
TikTok火起來的產品,亞馬遜反而占了便宜。
這里,大家需要等一個時間節點,去年印尼商城流量成交占到了大盤30%,商城需求是相對穩定的量。
什么時候自營地區的商城流量成交上來,銷量有了基本保障,這個時候商家才敢加庫存,庫存跟不上的問題才能解決。
不然,就真的是一堆庫存。
(我在東南亞游學時,和王超一總深度交流過“海外本土缺貨”的問題,其本質,仍然是流量不穩定引發的庫存風險誰承擔的問題。可以翻閱東南亞游學記錄)
我看有人分析說TikTok流量很大,月活10億足夠給自營導量。
嗯,如果真的有用,去年Fanno就不用倒閉了。
流量已經被市場證明,不是TikTok電商的核心。
不然東南亞為什么大家都說缺貨盤?
流量空轉沒有意義。
現在全托管,本質上是官方說,我來托底,托海外倉庫存的底,以此來解決貨的問題。
(我猜測,這個點是平臺推動全托管模式的核心)
3.TikTok全托管能競爭過Temu嗎?
先說答案,干不過。
雖然我自己是TikTok的行業博主,按道理要鼓吹TikTok。
從自媒體中立的角度,客觀分析TikTok和Temu的定位及模式,最最樂觀的結果是:并駕齊驅。
現在整個市場,不像別人鼓吹的,說什么TikTok全托管要直接硬鋼Temu。
兩者不存在硬剛,而是分析市場,找到各自適合自己的生態位。
Temu本身定位就是電商購物App,TikTok是娛樂社交App,在電商這個賽道,核心定位就不一樣。
分享一個信息,國內拼多多的市場份額占比是抖音電商2倍以上。
Temu在去年9月切北美市場時,目標是打shein和亞馬遜中間的生態位。
具體的金額我不記得了,亞馬遜的AOV平均客單是在45美金,shein是10美金。
Temu覺得20-30美金的生態位還沒有平臺做,有機會。所以就干了。
TikTok今天同樣要面臨一樣的問題,市場現在留給我的生態位在哪里?
Temu主打低價,通過供應鏈全托管、團隊高效運營等,不斷提高運營效率,從骨頭縫里賺利潤。
這一整套,TikTok是否能夠復制?
我接觸下來,發現喝洋墨水的和國內市場殺出來的(Temu的團隊大部分來自于拼多多、叮咚買菜和快團團),兩個團隊的基因明顯不同,不能說誰好誰壞,各有千秋。
4.我看到的達人側的發展機會;
跨境商家沒啥可談的,直接被干掉了。說過河拆橋也不為過。
跨境賣家的朋友,說他也不知道未來在哪里,因為之前分管他的am都去了自營,飛書消息已讀不回。
供應鏈側也沒啥可談的,做的好的供應鏈,就在那里排排坐,涇渭分明,不急不躁。
2020年7月份我上線了yoyomcn聯盟分銷獨立站,想的也是供應鏈整合的生意。
3年過去了,我才發現,大佬們不來掐你,只是因為市場太小了,看不上。
針對TikTok流量特性,找廠家開個新品,平臺變化太快,風險性高。
回過頭來,還是離不開跨境賣家的生意,TikTok、Temu、亞馬遜、獨立站等等電商平臺都上。
我看TikTok電商生態里面,達人側的機會是自營全托管模式下最好的機會。
貨歸貨,流量歸流量。
現在貨有官方來托底了,一心搞流量的相比之前更省心了。
對于國內初創者來說,開啟TikTok電商最優的路徑,就是先只搞流量,一定不要參與全托管和開本土店。
做精選聯盟帶貨,這個市場大有可為。
我見識過TikTok達人帶起來的億級賣家,偶爾爆單的賣家那就數不勝數了。
TikTok電商今年的目標230億美金,10%的傭金就是100億級的市場容量。
作為初創者,這還不夠你吃嗎?
5.我看到的本土賣家的機會:
興趣推薦、短視頻和直播場景,仍然是TikTok的優勢,而且遙遙領先。
對本土賣家來說,表面上看要和TikTok自營直接競爭,再進一步看,其實是利好消息。
因為全托管,把很多產品、很多騷操作的團隊都屏蔽掉了。
平臺幫我們篩掉了一大批競爭對手。
跨境電商天生就沒法和本土比履約體驗,亞馬遜快的兩三天,跨境需要7到10天,作為客戶你選哪個?
跨境電商的終局就是本土。
本土和本土的競爭,就回歸到團隊如何精細化運營,降本增效,以及如何深耕一個市場或者一個產品類目。
TikTok本土賣家的機會,不管是被驗證的從零到數十億的印尼,還是即將到來的英國、沙特和北美。
我推薦大家做本土電商。本土電商深耕一個類目,回歸到產品。
TikTok電商流量變化太快,最終能留下的,就是產品和品牌了。
全托管模式出來后,我看到很多吐槽,似乎想把之前種種不順,都借著這個口子宣泄出來。我很能理解,因為自己就是在這個行業里創業了3年,一直在等行業大爆發的個體。行業興旺,大家都跟著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