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沒想到,吳永銘取代戴珊成為淘天集團CEO之后,淘寶新管理層發布的第一項大政策竟然是“僅退款”,更加沒想到的是,淘寶剛推出還不到一天,京東也推出了自己的“僅退款”新標準,而抖音電商也早在三季度就公布了新的退換貨政策,其中就包含“僅退款”,至此,拼多多、抖音、淘寶、京東,四大電商巨頭都有了全面的“僅退款”服務,“僅退款”從2023年初的人人喊打,變成了行業標配!
以前,都是拼多多搞價格戰、服務戰、營銷戰卷向淘寶京東,如今,淘寶京東也不約而同的開始反卷拼多多了。
不過,這樣的行業標配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我看許多商家看到淘寶京東的僅退款政策之后,悲從中來,大呼,以后電商更加不好干了,羊毛黨恐怕將從拼多多蔓延到全網各大平臺。
02
僅退款是一項爭議極大的售后服務政策,在前兩年,給商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也培養了很多的羊毛黨,不過,各家的僅退款政策其實差異很大,考驗的不是人性,而是平臺的大數據能力。
我們仔細閱讀各大平臺的僅退款政策,其實他們提出的不是同一個僅退款服務,而是提出了各自的僅退款標準。
比如,所有電商平臺都有僅退款選項,就連剛發力電商不久的小紅書也有僅退款,只是,我前段時間在小紅書下了一單,一周沒有收到貨,而且快遞信息不明確,我就想操作僅退款,后來鬧騰了半個月才給我退,這說明小紅書的僅退款政策太繁瑣。
如今淘寶京東的僅退款其實只是明確優化了一下政策,比如京東說自己有權按照交易習慣處理僅退款,淘寶是根據賣家和買家的信用數據,來直接判斷僅退款,不需要買家舉證。
拼多多的僅退款政策就更偏向消費者,但也不是無腦,而是根據賣家和買家的數據指標來判斷,只不過商家認為,平臺過于偏袒消費者了。
所以大家可以看出,僅退款這種服務,各大平臺早就有,主要看怎么執行,有些平臺嚴謹,比如小紅書,有些平臺干脆,比如拼多多,淘寶京東到底會如何執行呢?現在還沒有具體的案例出來,不好評判,但是他沒公布政策之后,客服就有了快速處理糾紛的依據。
但是,以現在巨頭們的大數據能力,做好這件事,并沒有太大的難度,這其實是一次賣家和買家雙方信用的深度建設,需要讓系統更智能的評判是非對錯,但是這是一個過程,至少需要一年的摸索期——如果他們真真正正的想通過僅退款服務重塑自己的用戶服務心智。
就怕他們在僅退款方面想腳踩兩只船,既不想得罪商家,也不想得罪消費者,最終不倫不類,可有可無,用戶感知度低,僅退款就會從一個反卷的武器,變成一個擺設。
03
僅退款其實對商家帶來的傷害并不大,就是太憋屈。
一般,僅退款的商品客單價都很低,大部分是20塊錢以內,少部分是百元以內,超過百元的僅退款商品雖然也有,但商家極力爭取,還能爭取到一部分退款。
其次,僅退款商品的商家一般以中小商家為主,品牌型商家,給平臺投廣告很多的商家很少面臨這種情況,因為平臺政策也說了,要看商家店鋪的評分和該商品的退貨率,能狠投廣告的商品,一般這個鏈接或者店鋪的評分都不會太低,所以,腰部以上商家對此情緒穩定。
再次,僅退款也分品類,受傷最大的可能是水果類,尤其是夏天,水果容易壞,退回去還不夠運費錢,所以很容易被判為僅退款,做水果的商家們,明年要注意處理好售后政策了。
但是,無論怎樣,我們希望平臺能讓商家和消費者平等溝通,平臺要給商家機會,商家也要珍惜自己的聲譽,我曾在淘寶定制過辦公沙發,發過來明顯是縮水的尺寸,但淘寶客服就是維護商家,氣得我很久沒有在淘寶購物,現在那個店鋪都注銷了,這種類型的商家不被整治,消費者也就遠離淘寶了。
04
其實,真正從消費體驗來講,僅退款并不能真正的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因為99%的消費者都不太可能用僅退款去占商家的便宜(當然以巨頭們幾個億的用戶體量,1%的群體也規模不小了),如果平臺給與了僅退款,很多消費者都不好意思,甚至要再下一單把這個錢在平臺上花掉。
99%的消費者需要的是更流暢的售后體驗,我有一次在抖音退貨,以為要審核半天,但提交之后,立刻就進入退貨流程,說我信譽好,不需要商家審核,更不需跟商家溝通,類似這樣的流暢體驗,才是消費者需要的。
比起僅退款,綜合性的用戶體驗才是難以打造的,也是有門檻的。
05
現在,僅退款成了巨頭們的標配,以后大家對比的角度就會變成誰家的僅退款力度更大,這又陷入了一個更加深入的內卷。
用戶對拼多多的認可不是來自僅退款,而是價格低的情況,還能僅退款;淘寶京東的挑戰在于,他們的客單價要比拼多多高,僅退款力度能做到更高嗎?
這個問題是無解的,其實,如果用戶體驗感好,沒有或者很少有僅退款的需求,才是更好,所以,平臺更大的精力應該通過生態治理、大數據匹配等措施,減少僅退款的存在,當然不可能消滅。
我們且看看,明年淘寶京東如何掌握這個平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