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劇帶動起小說、電影、網劇、游戲等不同賽道聯動共創,激活新一代內容從業者的創造力。
作者 | 王珊珊(北京)
2050年,地球上因為一顆神秘隕石出現了很多擁有超能力的異能者。青年莊羽從豬肉攤販變成異能管理局成員,此次的任務是押解一位具備異能的大集團千金。她的能力是能夠預測未來,但只有三秒鐘。
抖音短劇《誰?異能者之三秒未來》12月3日上線以來,憑借軟科幻、懸疑、輕喜劇的新穎復合類型設定,打破了很多觀眾對微短劇只有男頻女頻題材的刻板印象。一位抖音用戶評論道:「現在短劇已經到這個地步了嗎?」
正如網劇等其它內容品類所經歷過的發展周期相似,微短劇在繁榮爆發初期呈現出題材同質化跟風、品質良莠不齊的問題,導致很多觀眾審美疲勞。市場反饋呼吁行業盡快進入下一個高質量發展周期,要求微短劇從業者加速升級步伐。
今年以來已經有一系列品質亮眼的爆款出圈,不乏《二十九》《逃出大英博物館》《東欄雪》《招惹》《風月變》等多部豆瓣評分7分上下的微短劇作品。
2024年,微短劇精品化、有序發展成為大勢所趨,當下以及未來的行業發展呈現出三種趨勢:從最核心的內容定位上,題材類型上更加細分多元,創新題材能夠滿足差異化的用戶需求;制作上的專業度提升,尤其是頭部影視公司下場后帶來更加工業化的制作體系,雜糅長短視頻特質塑造微短劇美學;此外,從整個內容行業的生態譜系來看,微短劇帶動起小說、電影、網劇、游戲等不同賽道的IP聯動共創,激活新一代內容創作者的創造力。
1.差異化受眾
從內容生產最本質的供需邏輯來說,當面對數億級別的大眾市場,只有多元化的豐富題材樣貌,才能滿足差異化且喜新厭舊的用戶需求。正如長信傳媒總裁助理、短劇業務負責人伍德在與《新聲Pro》的交流中強調,唯有內容制作更垂類細分化,用戶的粘合度、活躍度更高,商業模式才能愈發成熟。
當下的微短劇市場涌現出很多新鮮的類型衍變。以長信傳媒的內容屬性為例,其過往的電視劇作品就有其鮮明的差異化受眾畫像,能夠吸引到一波中老年觀眾、男性觀眾。需要強調的是,這部分群體最容易被傳統影視作品忽略,也有強烈的內容消費需求。近幾年,這批觀眾在短視頻年代產生了新的觀影趣味,期待能看到更多全新面貌的作品出現。
無論是《女神酒店》系列還是《大唐來的蘇無名》,再到《天涯小娘惹》,在內容定位上都突破了狹義的男女頻市場標簽,能夠覆蓋女性用戶、中老年用戶以及懸疑奇幻等強類型愛好者。
本文開頭提及的《誰?異能者》出自@三分鐘推理賬號,背后是一支30人左右的小團隊風也傳媒。風也傳媒的導演、編劇夜十一此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談道,推理類型在微短劇賽道不算大眾題材。但在用戶市場足夠大的抖音,創作的疆界可以擴展到預想之外。他們的短劇作品在抖音找到了一群19-35歲,受過良好教育,對懸疑推理感興趣的受眾。
祖孫情與銀發群體向來是影視作品中的稀缺題材。快手暑期檔短劇結合快手賬號@我和我的奶奶的屬性,將老年角色和銀發題材置于主角的位置,正片收官播放量破9.4億。這部作品圍繞農村留守老人與城市叛逆少女的反差故事,原生家庭傷害、祖孫代際溝通、真摯動人的祖孫情等話題引發眾多觀眾的情感共鳴。
而在受眾廣泛的女性題材領域,則更考驗制作團隊是否能找到新銳的話題角度。抖音短劇《全職主夫培養計劃》準確地切中現實中諸多女性用戶的痛點,10月上線以來迅速成為爆款。在短視頻平臺,育兒矛盾、爸爸帶娃相關的劇情類短視頻往往收獲很高點贊數,背后所指向的是婚姻中的男女育兒分工矛盾。制作團隊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流行趨勢,并將其進行合理的戲劇化衍生,上演一出主婦逆襲記。
2.微短劇美學
伴隨著一線影視團隊紛紛下場,今年的口碑爆款持續探索著以情緒渲染力、視聽氛圍感取勝的短劇美學,在敘事節奏強反轉的基礎上,制作專業度進一步提升。
長視頻橫屏短劇面向習慣于長劇與短視頻的用戶,今年涌現出連續刷新微短劇單部分賬天花板的《招惹》《風月變》。這兩部劇的單集時長介于十幾分鐘到二十分鐘左右,已經是介于長短視頻之間的中間形態。
《新聲Pro》曾在報道《招惹》《風月變》幕后明星團隊無糖文化的文章中介紹其短劇美學的成功經驗:視聽體驗方面,雜糅了長短視頻的不同內容特質;制作細節上努力向精品長劇靠齊;情緒渲染力上則追求氛圍感設計,確保呈現出情節密度高、反轉多,以及高濃度與多層次的情感高潮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風月變》12月10起開始在湖南衛視播出,成為全國首部上新播出的微短劇,為精品化內容提供了一條新的主流傳播通路。
而短視頻微短劇賽道今年迎來一批頭部影視公司下場,也推動其呈現更為精品化的發展趨勢。以抖音短劇為例,已經匯聚國內最一線的創作團隊力量,檸萌影視、長信傳媒、華策影視、北京精彩等均在其列,知名電影人陳思誠、路陽、張苗、饒曉志紛紛下場。
檸萌影視旗下的短劇廠牌好有本領連續推出《二十九1&2》《流量背后》多部爆款自制劇。《二十九》獲得7.4的豆瓣評分,成功實現C端付費,收入截止到目前達到千萬量級,仍在持續增長中。
《二十九》在預算范圍內以更偏標準影視工業的方式來出品,不論是劇情、服化道、演員演技、拍攝制作都將短視頻短劇拉高一個檔次:劇情打破套路聚焦女性互助的反套路主題,講述兩位女主從情敵到朋友,互相扶持、成長、救贖的故事;主演楊蓉、王一菲都是科班出身的專業演員,被觀眾贊為演技上「降維打擊」;制作耗時三個月左右,第一集短短3分27秒的內容里,就有八十多個鏡頭,現場收音、滑軌拍攝、Arri攝像機等影視劇級別的設備保證品質。
《全職主夫培養計劃》亦是一個靠專業制作以及明星陣容跑贏的例子,背后是完美世界影視去年全新成立的微短劇團隊。劇本總監劉格林曾任《香蜜沉沉燼如霜》《星落凝成糖》等爆款甜寵長劇編劇,女主角由影視演員劉蕓主演。
3.激活內容行業全鏈路
從整個內容行業的生態譜系來看,微短劇帶動小說、影視、MCN、廣告、游戲等各路人馬蜂擁入局,爆發出IP共創衍生的多種玩法。
從內容源頭,一些故事設定相對并不適合改成電影或長劇,微短劇是最好的承載形式。近兩年來,多家頭部網文平臺將微短劇視作影視IP開發的高效路徑。
作為國內最大的網絡文學原創內容平臺之一,中文在線今年就憑借短劇業績表現贏得市場關注,旗下小說改編長視頻橫屏短劇《招惹》《別跟姐撒野》分別位于2023與2022年短劇分賬票房TOP1與TOP10。
近日,閱文集團發布短劇星河孵化計劃,將篩選超百部閱文IP進行短劇改編。此外,繼《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真人互動影像游戲爆火后,閱文宣布將加速與行業伙伴聯合開發互動短劇,閱文的首部雙人互動影視即將上線。
對于手握版權的影視制作公司,今年都將IP長短結合、廠牌OGC運營作為其主要的短劇開發模式。
《誰?異能者之三秒未來》就源自制作團隊此前的短劇系列《誰?異能者》。這個IP最早改編自三分鐘推理在B站的 「異能篇」系列短視頻,曾在B站上線過兩季橫屏短劇。
長信的《女神酒店》由長劇《南洋女兒情》支線內容衍生而來;《大唐來的蘇無名》為高分古代探案劇《唐朝詭事錄》的衍生;《天涯小娘惹》是長劇《小娘惹》的衍生。
短劇因為體量輕、開發周期快,能夠擴展世界觀設定、孵化支線人物故事線,同時能在電影或長劇系列化的間隔期維系用戶黏性,快速測試觀眾喜好。
未來還有一波IP衍生短劇即將上線:《刺殺小說家》的同名衍生短劇基于原電影當中連接異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關鍵人物小橘子一角展開;《超越吧!阿娟》根據《雄獅少年》衍生開發,繼續講述主角阿娟的都市熱血勵志故事;自由酷鯨基于電影《刺殺小說家》即將推出同名衍生短劇;華策影視的《有風》為《去有風的地方》衍生短劇。
微短劇拓展出廣告營銷、達人電商、C端付費等多元化的商業模式,為傳統影視公司帶來新增長。另一方面,基于短視頻平臺的賬號運營邏輯,出品機構還能夠更高性價比地維系廠牌IP。檸萌影視、長信傳媒都已經打造出好有本領、女神劇場的廠牌賬號,實現從PGC向OGC的生產方式轉型。
當下微短劇正在邁入2.0的提質階段,需要強調的是,精品化趨勢并不代表著要盲目提高制作成本上限,而丟掉了輕快靈活的優勢強項。從整個影視生態圖譜來看,相比試錯空間有限的大體量影視劇,微短劇在過去一年已經成功重新激活了整個內容行業的上下游鏈路,為新一代創作者及團隊提供上升渠道。
旺盛需求催生內容革新,未來的微短劇市場還有一系列有專業團隊背書的創新作品值得期待。以抖音短劇為例,主導「暖、奇、甜、燃」四大主題,儲備片單涵蓋現實主義、都市情感、科幻、武俠、懸疑等多元類型題材。接下來,科幻懸疑微短劇《柒兩人生》、首部諜戰題材微短劇《秋蟬》都將于年底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