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開啟AI電商時代
說干就干,阿里巴巴AI電商突然提速!
有消息稱,最近,淘天集團已經梳理完集團電商版塊的整個AI業務線,并且已經將此前的20個團隊簡精成4個團隊;而在國際數字商業版塊,光是AI團隊的人員就已經超過了百人。
這也標志著,阿里巴巴已經正式開啟AI電商時代。
分析起來,阿里巴巴為什么會在這時候發力AI電商?直接的誘因,是隨著AIGC技術在今年的驚艷出現,顛覆的不只是人機互答,還有整個的商業邏輯。
也就是說,AI技術的進步,讓AIGC在越來越多垂直領域的深度應用成為可能。比如說,電商領域。
大家都知道,這些年,電商行業經過了近20年的高速發展,在速度上已經明顯放慢;而與此同時,商家的信息成本、人工成本還在不斷增長。
分析起來,電商增速的放緩,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線上用戶幾乎到頂,能開發的用戶資源差不多開發完了;二是老的運營模式下,電商平臺、商家、品牌和用戶的匹配效率在下降。
而AI一方面可以滿足用戶個性化的消費需求,等于是在原有用戶的基礎上開拓出新用戶;二是相對于原有的手段,AI在效率上明顯提升。
事實上,在電商領域,很多業務環節已經有了AI應用。
比如說,智能推薦。AI可以通過強大的分析能力,在歸納了用戶的購買歷史、瀏覽行為、興趣偏好后,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商品推薦方案,用戶的購買轉化率明顯提高。
再比如說,智能營銷。AI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和預建模型,幫助電商平臺精準營銷,提升廣告投放的效果。
還有,數字人直播。如今在一些直播間里,在AI技術加持下,數字人主播也已經代替了真人主播,直播的門檻大大變低。
來源:百度電商
在AI應用上,因為入局較早,目前阿里巴巴是有優勢的。
多年以前,阿里巴巴就推出了自己的自動駕駛送貨車,天貓精靈等比較成熟的產品。今年4月,阿里云宣布自研大模型“通義千問”正式內測,給了市場一個大大的驚喜。要知道, “通義千問”是達摩院自主研發的超大規模語言模型,能夠回答問題、創作文字,也能表達觀點、撰寫代碼。在隨后的阿里云商家大會上,張勇稱,整個阿里巴巴集團都會接上“通義千問”大模型。
阿里新任CEO吳泳銘上馬后,進一步將“AI驅動”確立為集團的兩大戰略重心之一。然后就是馬云提出“AI電商”新概念。
到這時,AI電商已經不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是一個有了清晰可見市場前景的形態了。
當然,阿里巴巴現在加速進入AI電商時代,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原因:有了危機感。
阿里有了危機感,不是壞事
“AI電商”作為一個概念得到普及,是從馬云開始的。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拼多多的2023年三季度財報。該財報顯示,本季度拼多多的收入比去年大增93.9%,凈利潤同樣創下新高。
更關鍵的是,拼多多的市值,在財報發布的當天已經無限逼近阿里巴巴了。
看到這種情況,在阿里巴巴內網,有員工憂心忡忡地表示:“拼多多市值直接來到1855億美金,相比我們的1943億,差距僅80億,著實嚇一跳。那個看不起眼的砍一刀,快成老大哥了……期望和集團兄弟一起努力貢獻點滴,超越回來。”
沒想到,久未露面的馬云看到貼子后,直接回復了。
來源:阿里巴巴內網
對于拼多多的崛起,馬云顯得很大度,他祝賀了拼多多過去幾年的進步,表示,“誰都牛過,但能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價和犧牲的組織才令人尊重。回到我們的使命和愿景”。
怎么回來阿里巴巴的使命和愿景?馬云提出了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方向:AI電商。指出AI電商“剛剛開始,對誰都是機會,也是挑戰”。
而在馬云發表講話的幾天后,拼多多的市值已經數次超過了阿里巴巴,到現在已經超過阿里巴巴128億美元!
想一想,多年前馬云是怎么說的:“在電商領域,阿里就算是拿著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
現在,阿里巴巴的對手不僅越來越多,還有人直接從身后超了上來!
當然,阿里巴巴不是只有電商業務,還有更大的生態。其實就算是在電商領域,無論是體量還是創造的社會價值上,拼多多目前還是不能和阿里相比。
如果算上螞蟻集團,如果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些業務分開重新上市,拼多多和阿里巴巴也不可能是一個重量級上的。
但是,偏偏在阿里巴巴一向的優勢業務電商上,沒有跑贏拼多多!
不難看出,阿里巴巴現在這么快速地切換到AI電商賽道上,還是源于阿里有了危機感;也是因為危機感,阿里巴巴有了更大的動力,有可能開辟出一個新的、更大的市場。
這樣看來,阿里巴巴有了危機感,并不是壞事。
問題是:關注AI電商這條賽道的,不止阿里巴巴一家。
誰會是AI電商的最終贏家?
對于阿里巴巴而言,馬云對未來形勢的預判一向富有前瞻性,所以,這次馬云關于AI電商的發聲,無疑讓阿里巴巴的未來發展有了清晰的方向。
阿里切入AI電商賽道,也讓更多人意識到:在AI時代,電商又有了新故事。
總體來看,這個新故事的維度非常的發散,不僅關系到阿里、京東、拼多多,甚至亞馬遜在內的電商平臺,還關系到眾多的品牌、商家、跨境電商賣家,以及那些電商SaaS公司/代運營機構等,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因為如果從電商平臺的維度來看,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之間的在AI電商層面上的比拼,其實早就開始了。
比如說,在智能供應鏈方面,目前自建物流的京東的優勢比較明顯。近年來,京東物流的AI能力不斷得到加強,在AI技術加持下,京東物流可以做到更合理布局前置倉、庫存管理提效,整個供應鏈的響應能力大大提升,可以說,AI能力的提升,也是京東物流可以保證“次日達”的重要因素。
來源:京東物流公眾號
而在打造大模型加持下,阿里巴巴在大數據分析、AI創意工具助力內容生產、打造虛擬試衣間及直播間等方面的能力不斷改善,不難看出,AI已經滲透到阿里巴巴電商業務的每一個角度。
在AI電商這條賽道上,還有一個新的玩家:百度。
近年來,百度電商的數字人直播方案因為成本低,效率高等優勢受到越來越多品牌和商家的歡迎,不少品牌在百度的數字人直播間獲得了不俗的成績,百度正在用數字人直播走出電商業務的新路徑,作為一家真正的高科技公司,百度在AI電商上的實力和能力絕對不容忽視。
在海外,AI電商的潮流也已經在不斷涌起。
2023 AWS紐約峰會上,亞馬遜不出手則已,一出手驚人,接連推出了七項生成式AI新功能,亞馬遜對AI電商的野心不可謂不大;此外,谷歌正在將生成式AI技術引入在線購物工具,eBay的AI描述生成器可以在短時間內生成讓人心動的商品文案……
世界大勢,浩浩蕩蕩。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雖然AI電商這個概念到現在還不是很清晰,但是,AI電商顯示出的商家前景,已經被越來越多人看在眼里。所以,大家都在憋著一股勁,將AI最大程度上和電商結合在一起。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誰在電商領域的AI應用上積累的成果越多,誰就有可能成為AI電商時代的領先者!
作者 | 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