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出現,讓2023年注定載入史冊。自2022年11月推出以來,ChatGPT持續爆火,甚至入選了《自然》雜志2023年度科學人物榜單,刷足了存在感。人們懷疑它、恐懼它,又試探它、利用它。
盡管ChatGPT尚未普及,可世界正在被以GPT系列為代表的大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所重塑——我們打開文檔就能在右上角看到的AI小工具,各種聲稱能一鍵生成圖文的App,短視頻里人們用AI不斷整花活……普通人每天都能感受到ChatGPT們帶來的新鮮感。
一部分人更率先感受到新科技帶來的“冰火兩重天”。早早利用AI寫稿、繪畫、寫代碼、寫活動總結的人,確實提高了工作效率。隨之而來的是寫手、模特、原畫師、程序員等職業在一些國家和地區被小規模裁員,讓不少在崗人士陷入被取代的擔憂之中。
企業入局、股票暴漲、爭議頻出……正如每一次科技進步勢必會帶來全社會的改變,新一輪“AI熱”高歌猛進的背后,藏著人們對“科技向善”的向往。
科幻正在變現實
十年前,神舟十號航天員首次直播太空授課,智能手機還是“新鮮事物”。今年,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已經在中國空間站里,吃上自種的新鮮蔬菜了。
在太空,不僅可以邊吃飯邊看電視,還能隨時品嘗太空菜園里的蔬菜年初,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熱映。面對滅亡危機,電影中的人類分成了崇尚虛擬世界的“數字生命派”,以及奔向宇宙的“流浪地球派”,這恰好對應了今年的兩件科技大事:
今年3月,GPT-4發布,能賦詩、看漫畫、懂幽默,功能更強大。有人認為,它在一些領域,開始表現出和人類水平一樣的智能;同時,4月和11月,“有史以來人類最大的運載火箭”星艦進行了兩次試飛試驗,盡管都以爆炸告終,但都有收獲,人類距離低成本太空旅行乃至太空移民更近一步。
馬斯克在推特上曬出星艦圖在我國,不少科幻情節在今年也成為現實:
“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再破世界紀錄;南開大學的猴子用上了“腦機接口”,成功通過意念操縱機械臂運送食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在超導量子領域取得新進展,為電影里的智能量子計算機MOSS的亮相提供了現實依據。
試驗通過介入式腦機接口實現動物主動控制機械臂 圖源:南開大學人類走向更遠的地方。四川涼山地下2400米,有世界最深、最大的地下實驗室“錦屏大設施”;萬米深海,“奮斗者”號完成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潛科考航次任務;“中國天眼”FAST探測到低頻引力波存在的證據;“天問”得到了新回答,實現全球覆蓋的火星全球影像向全人類公布。
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圖 圖源:中國科學院普通人的生活在被不知不覺間改變。如今,每個中國人都能用5G網購國產大飛機C919的機票;在深山老林,人們使用擁有衛星通話功能的智能手機,不怕斷網“失聯”;會飛的列車在城市里懸吊半空穿行,上下班的人們可以隨時低頭俯瞰整座城市……
武漢市光谷空軌光子號兩車交會無論人們有沒有發現,科技飛速發展,正在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類“狠活”
我們總講,科技是把雙刃劍,如今又有了新樣本。
當廣大打工人還沒來得及用AI潤色文章,騙子已經用上AI換臉和擬聲技術騙錢了。
信息泄露、網絡詐騙、低俗視頻、科普謠言、網絡暴力……如今,中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越來越高,原本現實存在的問題到網上總是被放大。
比如今年被曝光的“人肉開盒”現象,結合了人肉搜索和網絡暴力,能讓你前腳補辦完身份證,后腳就收到陌生人發來的新證截圖,這還一度形成所謂“亞文化”,槍口同時對準公眾人物和普通人。
網絡開盒者號稱180元可以開盒多項信息同時,AI讓許多平常事也變得危險。好好地乘坐地鐵可能被人“一鍵脫衣”造黃謠;聽到親友借錢,打電話、發視頻求證也不再管用;隨口開句“取消限行”的玩笑,會迅速變成新聞稿全網瘋傳。
普通人隱私信息毫無防備地被“賤賣”,只需1元就能買到200個學生信息且“禍及家人”;當人們用AI相機做“數字分身”,并不知上傳的人臉照片會被利用到什么程度;高科技企業對此也防不勝防,“三星電子”引入聊天機器人ChatGPT不到20天,便被曝出機密資料外泄。
有些問題也不再止于想象。當人們看《流浪地球2》中,小女孩“丫丫”在死后被父親以數據形式上傳網絡,一度產生關于“數字生命”與“電子寵物”的爭議。不到半年,用AI工具生成的“AI奶奶”出現,音容笑貌宛在人世,讓人們真切地思考虛擬數字人的意義。
經過UP主描繪奶奶的性格特征、生活經歷后,ChatGPT4能扮演奶奶的角色,和孫子自由對話并主動關心孫子2022年有個流行詞是“科技與狠活”,本意是在說食品添加劑能改良風味、有利儲存,但濫用會有損健康。如今,人們漸漸發現,科技的進步往往暗含另類的“狠活”。
我們,該怎么辦?
如何面對進擊的人工智能?
“自從有了微信,打工人就沒了下班時間。”這句話看似玩笑話,背后卻是人們對科技進步更深的擔憂。
對于網騙、網暴等用科技作惡的“狠活”,人們可以用法律、科技等手段應對。比如,面對來勢洶洶的AI,很多國家都出臺相應的禁令和法律;有科學家研究并糾正AI的“重男輕女,愛白欺黑”取向;為避免AI創作泛濫且難以識別,人們試圖開發AI識別工具、給AI制圖加上水印……
當地時間6月14日,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以499票贊成、28票反對和93票棄權的壓倒性投票結果通過了《人工智能法案》可是,“領導能24小時找到你”并沒有那么“狠”,人們雖有抗拒,但當全社會都接受了新技術帶來的新規則,普通人似乎也只能接受。
比如近年來,越來越多老年人接觸智能手機、日漸習慣無處不在的推流廣告、人均上網時間越來越長……人們的生活方式被逐漸改變。
更深層的危險是,人工智能可能比你的父母甚至你本人更了解你自己,它只知道如何挑動你的情緒,讓你深陷于網絡之中不可自拔,或者讓你不由自主地買下一堆你并不需要的東西。它們甚至能發現我們內心最深層的恐懼與仇恨,并在合適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利用這種情緒。
其實,赫爾利早就發出過警告:如果我們太注重發展人工智能而又太不注意發展人類的意識,那么計算機有了極先進的人工智能之后,可能只會增強人類的“自然愚蠢”。
當然,人類中的先進分子對科技始終懷著憂患意識,“弗蘭肯斯坦”式的結局想象層出不窮。
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中,科學家弗蘭肯斯坦被自己所創造的生命傷害并死亡今天也不例外。譬如,人們開始警惕信息繭房,不少人關掉了APP的智能推薦功能,有意識地去看自己不喜歡的內容,努力掙脫算法的束縛;越來越多人有意識地控制上網時間;豆瓣上,“遠離屏幕計劃小組”、“反技術控制小組”等群組,都倡導一定程度地戒斷手機;人們越發關注體驗線下生活,比如今年一度火過的逛菜市場、City Walk、讓生活重回“附近”……
“遠離屏幕計劃”豆瓣小組首頁的組長發言面對進擊的人工智能,個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應急迫地“認識自己”“提升自己”,而不是由算法決定“我們是誰”。
因此,改變,就從現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