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114萬條招聘數據
2024 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落下帷幕!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4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為 438 萬,相比 2023 年考研報名人數的 474 萬,下降了 36 萬。考研報名人數在連續遞增 8 年后首次出現了下降。
考研人數下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眾對于研究生學歷“含金量”的疑惑。一個困擾無數大學生的問題,急需求解:本科畢業后,工作三年 VS 讀研三年,究竟哪個更值得?
為此,澎湃新聞記者耗時 1 周,爬取了 114 萬條招聘帖,試圖用海量招聘數據來解答這個人生難題。
工作和讀研,誰的機會更好?
假設 2019 年本科畢業的同班同學小李和小張,一個選擇考研,一個選擇直接工作。那當兩人今年都在找工作時,小李是有 1 年工作經驗的研究生,小張是有 4 年工作經驗的本科生。他們求職時會面臨不一樣的局面嗎?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以北京“本科/3~5 年經驗”及“碩士/0~3 年經驗”的招聘帖為例進行分析,發現選擇讀研的同學,畢業后會更有可能拿高薪,更有可能進入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國企。
從平均最低月薪數據來看,選擇繼續讀研深造的同學,現在能拿到的平均最低月薪為 13218 元,比當初選擇直接工作的同學高出 441 元。
以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為例,它是工信部的直屬事業單位(公益二類)。該中心所有招聘崗位的最低學歷要求皆為碩士,其中包括“綜合處行政人事崗”“黨群工作處實習生”等職位。
不過,雖然從數據上看,選擇讀研能投遞的崗位待遇更好,但這不代表每個研究生都能進入這種崗位。他們可能更會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
在爬取到的 114 萬條招聘帖中,本科能投遞的就占了 113 萬條,僅供碩士投遞的只有 1 萬條左右。這意味著,供給碩士的好工作,不一定可以落在每個擁有研究生學歷的應聘者身上。做出選擇,更重要的還是基于對自身的了解。
目前就職于某銀行省分行的小田(化名),認為自己就是直接就業的受益者。
2018 年,她數學系本科畢業。因家里人多為金融行業從業者,根據幾年來的招聘情況,判斷未來該行業就業形勢可能不太明朗,以后找工作可能會越來越難。于是在父母的勸說下,她本科畢業就進入了銀行工作。“當時已經想清楚了,工作之后再去讀一個 MBA(工商管理碩士),彌補學歷差距。”
小田表示,她一點也不后悔本科畢業后直接工作。“我身邊很多當初選擇讀研甚至讀博的同學,感覺也很難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而我已經是擁有 5 年大型銀行工作經驗的資深從業者了。”
讀研深造?
可能只有技術崗具有“薪”價比
那么,是每個僅供研究生投遞的工作,都更具有“薪”價比嗎?這當然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我們進一步對不同工種進行分析,會發現平均最低月薪其實是被“技術崗”拉高了。
包括“JAVA 開發”“Web 前端”在內的技術開發崗,平均最低月薪高達 22407 元,比同期選擇直接工作的同學高出 11%。而其他職位分類,如媒體創意、市場營銷,深造后的工資,遠比不上當時選擇直接就業的同學。
不僅如此,研究生學歷在技術崗會享受更多紅利,很多“高精尖”的技術工種,整體更偏向研究生。
以“人工智能”相關崗位招聘為例,我們對兩種學歷的崗位名稱高頻詞進行分析,發現同樣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工作,本科學歷的應聘者可能會被任命為銷售、解決方案經理,而研究生學歷的應聘者則更可能會被委任“大模型算法”等前沿領域的工作。
但是,對于非技術崗的研究生,在求職時可能會面臨這樣的局面:不僅工資比不上本科畢業后就開始工作的同齡人,還會面臨“學歷溢出”的困境。在 114 萬條招聘信息中,我們發現,不少崗位,例如“淘寶運營”“銀行銷售”“物業項目經理”等,最低學歷要求只有本科,并沒有為研究生學歷的應聘者專門展開招聘。
但這并非代表未來想去從事非技術開發崗的同學,就應該放棄考研。
其中,讀研可以轉換職業賽道,成為考研的一大重要原因。
2023 年本科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張智凡,就是因為想更換專業,才選擇了通過考研進入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深造。他認為,和換工作相比,通過考研更換職業賽道,成本要小得多。
每個人選擇考研的理由是不一樣的。周圍的聲音永遠是嘈雜的,規劃好了自己的成長路徑,就勇敢地走下去。考研的“含金量”,只能由你自己來定義。
當初選擇讀研的你,后悔嗎?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