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求助:兒子讀三年級了,特別愛動,寫作業總是寫寫停停,并不多的作業,他卻常磨蹭很長時間。如果家長不盯著,10分鐘寫不了幾個字。平時讀書,讀著讀著就跑到玩具堆里去了,講道理、用舒爾特表訓練,甚至打也打了,總不見效果,該怎么辦?
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師工作室答疑:當孩子出現一些習慣方面的問題時,父母會習慣于給孩子講道理,可搜腸刮肚說了一大堆,只會是一陣耳旁風。孩子好動,寫作業磨蹭,只是顯露出來的冰山一角,隱藏在海面以下的,是巨大的冰山,只是更多深層次的問題在寫作業時表現了出來而已。正如人咳嗽一樣,如果不去診斷病因,僅僅簡單粗暴地吃止咳藥,往往治標卻不治本;把孩子揍一頓,作業寫完了,也只是按倒葫蘆起了瓢。
孩子好動、寫作業磨蹭、注意力不集中,會是哪些問題造成的呢?一是親子關系問題。父母總想盯著孩子,這個“必須”,那個“不能”,孩子做不好就開始講道理,再做不完就打罵,孩子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無力感。二是父母成長問題。如果父母沒有覺知,往往會把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問題帶到和孩子的關系中,要么控制孩子,要么寵溺孩子。三是孩子習慣問題。問題并不復雜,就是單純的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的習慣養成缺乏持恒性。
父母該怎么幫助到孩子呢?以動養靜,讓孩子能集中注意力。寫作業最理想的環境當然是孩子的書房。一盞護眼臺燈,手不會在書桌上投下陰影,坐下來又沒有打擾,多好。但研究發現,在適度的噪音下,好動的兒童注意力會更集中。有時,周圍越安靜,好動的孩子反而越容易無聊,寫著寫著,注意力就轉移到其他事情,從而進入自己認為更有意思的精神世界里。可見,一些好動的孩子并不是被外界打擾而分心的。不妨嘗試在孩子寫作業時播放一些舒緩的、慢節奏的音樂(不是歌曲,避免孩子辨識歌詞),一旦發現這樣的樂曲能穩定孩子的情緒,就可以成為讓孩子進入學習狀態的信號。
以靜養靜,排除一切分心的誘惑。孩子寫作業時,身邊放著樂高積木或一本漫畫書,會是什么狀況?積木和書本都會成為情緒干擾,誘惑孩子去搭積木或去看書。因此,父母要感受一下孩子寫作業的地方,哪些物品會讓孩子分神或感到興奮、會停下來擺弄,就要屏蔽這些東西。
一次一題,集中注意力是有竅門的。有時,好動的孩子寫著作業,就給書上的人物添上一副墨鏡,于是就無法集中注意力了。可見,一幅畫、一個敘述有趣的題目,都會對孩子產生情緒干擾,導致一題未做完就跳到另一題上。作業的無序導致孩子丟三落四、錯誤百出。怎么辦?讓孩子用書本把其它的題目先遮住,一次只能看到一道題。包括讀書,遮住影響注意力的部分內容,一次只讀一段話,先弄懂說了什么,能提取有用的信息、對文本進行加工,再讀下一段。
不必催促,關注質量而不是數量。孩子好動,寫家庭作業效率低,常常心不在焉,父母很快就催起來:“別磨蹭了!”“注意力集中!”“再這樣,就別睡覺了!”這樣的催促于事無補,偏離了原本的目標,而且父母越是催促,孩子的動作越慢,越容易分神,會覺得寫作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想著逃避。可以采用“定時量化”的方式。一是限制寫作業的時間。如,每次家庭作業時間為30分鐘。二是限制家庭作業的數量。如,只做10道數學計算題。一旦孩子停筆不寫或者分神,計時就會停止,時間歸零。時間上的壓力會帶來適度緊張感,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反而提高了學習效率。這里的技巧是,孩子只要集中注意力就行,而不是既限時、又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作業。孩子看不見目標,又會變得磨蹭,甚至比之前更慢。愛,從來不會那么簡單。愛,是要學習的,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學會愛自己,學會正確打開愛的方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