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道德與法治》課上剛剛學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這道題的答案我一下子就選出來啦!”
“每道題目我都認真地思考了,因為我非常想成為‘法治知識小達人’!”
“通過這次法治知識競賽,我了解到了自己對于法律知識還存在著盲點,我會更用心地學習這些知識。”
“我答完題目后,把這次知識競賽的鏈接還轉發給我的好朋友們了,我希望大家一起來挑戰,一起來學習更多的法律知識。”
近日,北京市青少年踴躍參加了“普法育未來·學法助成長”北京市青少年法治知識競賽,我國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于這一天正式施行。這場青少年法治知識競賽在這個節點拉開帷幕,獲得了青少年積極參與和社會廣泛關注。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5萬人次的青少年參與答題。
聚焦“兩法”讓未成年人保護意識深入人心
據了解,此次競賽活動由北京團市委指導,由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主辦,百度公司協辦,旨在面向青少年及社會深入宣傳貫徹黨中央法治思想,豐富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與內容,滿足青少年法治教育需求,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識和依法維權、防范侵害的能力。
本次競賽在“八五”普法規劃出臺之際開展,聚焦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涵蓋日常生活法律、自我保護類法律、維護合法權益等,內容更貼近生活,除了考驗參賽者對法律法規的熟悉程度,還在考題中通過情景設置的方式檢驗參賽者落實法治教育的效果。同時,本次競賽充分考慮了不同年齡段網民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設置了未成年組和成年組兩個組別,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都可以參加,知識競賽網絡系統會根據參賽者的報名組別從題庫中抽取符合參賽者年齡特點、知識背景的題目供其作答。競賽內容由題庫隨機出題,確保每一份競賽試題的內容都不同,保證了競賽的公平公正。
網絡答題全網發動讓法治知識觸手可得
據了解,“普法育未來·學法助成長”北京市青少年法治知識競賽依托于百度智能小程序通過網上普法的方式進行,充分利用互聯網面向廣大青少年和網民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線上活動方式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充分體現了線上答題的公平性、便捷性、高效性。本次競賽的帷幕一經拉開,便迅速得到了北京市中小學生的積極響應,學生們紛紛熱情參與、踴躍動手答題。
“這次法治知識競賽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有效地詮釋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讓學生們感受到了‘法就在身邊’。網上答題的形式易于學生們接受,得到了學生們的喜愛。競賽也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了學校教師進行法治教育,能夠很好地與學校組織的德育活動相結合。”北京市海淀區永泰小學的李雨梅副校長表達了學生們參與競賽的感受。
記者了解到,此次競賽通過百度網絡平臺支持,不僅面向北京市全體青少年開展,也吸引了全網青少年、家長及關注青少年保護工作的社會公眾積極參與法律知識學習。答題小程序快捷簡便,界面青春活潑,符合青少年的用網習慣和審美偏好,廣大青少年和網絡用戶,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或者通過百度APP搜索“法治知識競賽”“未成年人保護法知識競賽”“普法育未來學法助成長”等詞組,鏈接到法治知識競賽小程序。同時,百度借助小度音箱、小度智能屏等產品發出倡議,用音畫等形式倡導全社會學法、守法、用法,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凝聚全社會保護未成年人的最大共識。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理事長許建農表示:“本次法治知識競賽充分調動了各方專業資源,在新修訂的‘兩法’實施之際,有效地豐富了我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與內容,進一步強化青少年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推動青少年普法宣傳工作取得實效,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創新之道,能夠有效地將法治精神融入到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之中,讓‘法治伴我健康成長’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
據悉,此次競賽成績優異者將獲得“法治知識小達人”榮譽稱謂,還將根據排名獲得相應的小獎品,鼓勵青少年踴躍參與競賽。
大數據分析提出網絡保護領域新思考新舉措
網絡作為未成年人生存發展的“第四空間”,是家庭、學校、社會之外的未成年人活動的重要場域。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網絡時代的熱點問題進行回應,創設“網絡保護”專章,為做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提了法律依據。
為積極適應網絡時代未成年人保護的新形勢新要求,百度與北京團市委探索合作開展“法護未來守望成長”未成年人保護系列活動,將互聯網頭部企業的平臺優勢,與共青團密切聯系青少年的天然優勢結合起來,開展首都未成年人網絡信息搜索行為大數據研究,廣泛開展青少年普法宣傳,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愛護青少年的良好氛圍。
“此次法治競賽活動是百度與北京團市委合作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活動的一個開端,同時我們也在主動分析研究未成年人網絡搜索行為,找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薄弱點和增長點,有針對性地完善網絡保護措施,這是我們履行社會責任的應有之意。”百度公司業務監察部總經理陳晨介紹到。
據了解,目前百度公司與北京團市委先期抽樣2.4億次條未成年人網絡信息搜索樣本數據,在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的基礎上進行數據分析,撰寫《首都未成年人網絡信息搜索行為研究報告——以百度搜索數據為例》。經初步研究,發現未成年人使用搜索工具的習慣、頻率、內容隨著年齡的增長成正比遞增,北京未成年人網絡搜索數據在全國各城市中排第4位,未成年人網絡搜索的內容豐富多元,以娛樂類信息為主,學習次之,符合未成年人成長階段特點,同時值得關注的還有,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的搜索關注存在結構性差異,成年人對未成年人學習問題的關注呈“壓倒性”態勢,等等。
“了解首都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的真實意愿和行為特征,是做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重要基礎之一,也是推動新時代首都青少年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考依據。”北京團市委青少年發展和權益維護部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到,“此前,北京團市委通過對北京市民熱線12345千萬級工單數據的篩選,聚焦《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青年十大發展領域,對熱線反映的青少年主要訴求進行了分析,發現‘網絡服務’是訴求較多的領域,青少年網絡權益維護、用網行為引導應引起高度重視。此次與百度公司合作開展未成年人保護系列行動,是北京團市委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領域的進一步深化,也是運用互聯網思維、大數據技術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一次有益嘗試。”